[发明专利]软性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8410.4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97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渊;林炫佑;黄泰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9 | 分类号: | G02F1/1339;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性 显示器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软性显示器的制作方法,该软性显示器包括第一可挠式基板、第二可挠式基板、 多个主间隙子及多个辅助间隙子,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于该第一可挠式基板上形成该多个主间隙子,且各该主间隙子具有一柱状结构;
于该第二可挠式基板上形成该多个辅助间隙子,且各该辅助间隙子具有一套筒结构, 其中各该辅助间隙子包括一底部与一侧壁环绕该底部,且该底部与该侧壁定义出一凹陷 部,该辅助间隙子的侧壁还具有泄压口;以及
组装该第一可挠式基板与该第二可挠式基板,其中各该主间隙子套入对应的该辅助间 隙子的该凹陷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于组装该第一可挠式基板与该第二可 挠式基板之后,该多个主间隙子不接触该第二可挠式基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主间隙子的一直径小于该辅助间隙 子的该凹陷部的一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多个主间隙子的一高度大于该多个 辅助间隙子的该凹陷部的一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多个主间隙子的一数量大于或等于 该多个辅助间隙子的一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多个主间隙子的一数量小于或等于 该多个辅助间隙子的一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多个主间隙子与该多个辅助间隙子 的材料包括光阻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多个辅助间隙子的硬度大于或等于 该多个主间隙子的硬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形成一显示介质层于该第一可 挠式基板与该第二可挠式基板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显示介质层包括一液晶层,且该制 作方法包括:
于该第一可挠式基板的周围形成一框胶;
进行一液晶注入工程,于该第一可挠式基板上形成多滴液晶;以及
对准压合该第一可挠式基板与该第二可挠式基板,使该多个主间隙子分别套入相对应 的该多个辅助间隙子的该凹陷部内,且被相对应的该多个辅助间隙子包围。
11.一种软性显示器,包含:
一第一可挠式基板;
一第二可挠式基板,与该第一可挠式基板面对设置;
多个主间隙子以及多个辅助间隙子;
其特征在于,该多个主间隙子设置于该第一可挠式基板相对于该第二可挠式基板的一 表面上,且各该主间隙子具有一柱状结构,
该多个辅助间隙子,设置于该第二可挠式基板相对于该第一可挠式基板的一表面上, 且该多个辅助间隙子分别具有一套筒结构,其中各该辅助间隙子具有一底部与一侧壁环绕 该底部,该底部与该侧壁定义出一凹陷部,且各该主间隙子套入对应的该辅助间隙子的该 凹陷部内,该辅助间隙子的侧壁还具有泄压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软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主间隙子的一直径小于该辅助 间隙子的该凹陷部的一内径。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软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主间隙子的一高度大于该辅助 间隙子的该凹陷部的一深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软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多个主间隙子的一数量大于或 等于该多个辅助间隙子的一数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软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多个主间隙子的一数量小于或 等于该多个辅助间隙子的一数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软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多个主间隙子与该多个辅助间 隙子的材料包含光阻材料。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软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多个辅助间隙子的硬度大于或 等于该多个主间隙子的硬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软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当该软性显示器在未受外力挠曲 时,该主间隙子未接触该辅助间隙子的该底部,且该辅助间隙子的该侧壁未接触该第一可 挠式基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841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曝光装置、及元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引流管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