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发动机散热器水温的车辆油路防冻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3715.4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5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于秩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02M31/16 | 分类号: | F02M31/16;F01P11/0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何君 |
地址: | 2211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发动机 散热器 水温 车辆 油路 防冻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油路防冻装置及方法,属于车辆油路防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比较寒冷的季节或地区,如我国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进入冬季后气温会降至到﹣5℃至﹣60℃,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的车辆或工程机械运行时,由于运行速度很快,所造成的风速也很大,车辆所用燃油尤其是柴油很容易受冻凝固,油管往往被冻坏,导致车辆不能运行,甚至出现车毁人亡的事故。
另外,由于汽车发动和运行,使用于发动机的冷却水很快被加热,温度快速地上升到90℃左右。为了克服水温的上升,先后研制并在汽车上装置了水冷式散热器散热,在冷却水中加了一些混合物,以达到使发动机快速降温和节省加水,提高机车的运行功能。但冷却水快速升高的难题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同时,由于车辆中增加了散热器,会使机车内部容积加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发动机散热器水温的车辆油路防冻装置及方法,利用散热器的冷却水循环管路,通过保温水箱与油箱进行热交换,提高油温,保护油路。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利用发动机散热器水温的车辆油路防冻装置,它包括发动机和油箱,发动机和油箱之间连接有进油管和回油管,所述的发动机上装有散热器,所述的油箱上固定有保温水箱,保温水箱上有一面热交换板与油箱紧密接触,保温水箱上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所述的散热器之间连接有进水管,出水口和所述的散热器之间连接有回水管,所述的保温水箱的形状与所述的油箱的形状相适配。
所述的进水管上安装有控制阀。
所述的进油管和所述的进水管绑定在一起,所述的回油管和所述的回水管绑定在一起。
所述的热交换板的材料为铜。
所述的保温水箱安装在所述的油箱的底部,保温水箱整体呈扁形箱体,保温水箱的形状与油箱的底面相匹配,所述的进水管和回水管与保温水箱的接头为扁形接头。
所述的保温水箱的内腔高度为5~8毫米,保温水箱的上、下及四面的板厚为2~3毫米。
所述的保温水箱内固定有多个回水板,回水板在保温水箱内形成迷宫式水流回路。
所述的回水板为不完全封闭的隔板,其仅有一端未封闭形成入水口,相邻的回水板的入水口交错设置,在保温水箱内形成蛇形折返的水流回路。
一种利用发动机散热器水温的车辆油路防冻方法,根据油箱的尺寸,在油箱的底部固定一个保温水箱,保温水箱的上面有热交换板与油箱的底面紧密接触,热交换板选用铜板;保温水箱的形状呈扁形箱体,且与油箱的底面相匹配,保温水箱上制作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在进水口上安装进水管并连接至发动机的散热器,在出水口上安装回水管并连接至发动机的散热器,在散热器与保温水箱之间形成冷却水循环管路,在进水管上安装控制阀;发动机和散热器运转后,被发动机加热后的冷却水进入保温水箱后对油箱进行热交换,使油箱内的油温上升,并使得冷却水温度下降,从而防止车辆油路受冻。
所述的保温水箱的内腔高度设为5~8毫米,保温水箱的上、下及四面的板厚为2~3毫米,此时,进水管和回水管与保温水箱的接头应修理或压成扁形接头,以便于与保温水箱内腔接通,同时,为了更加充分和均匀的进行热交换,将所述的进水管与油箱的进油管绑在一起,将所述的回水管与油箱的回油管绑在一起;在所述的保温水箱内固定上多个回水板,回水板在保温水箱内形成迷宫式水流回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低温环境下,由于汽车运行或发动机的作用,散热器中的水(冷却液)很快被加热,一般水温可达80℃以上。水通过水管进入保温水箱后,保温水箱中的水在对油箱进行加温的过程中,其自身受到冷却后再次进入发动机系统。保温水箱的油被加热后,进入油管中的油不仅不易被冻凝固,使油管畅通,而且水温使燃油的分子热运动剧烈,容易充分燃烧,即经过加热的燃油提高了喷油器喷油后的雾化和蒸发性能,促进燃烧,减少炭粒和黑烟的形成,所以节省了能源,减少了污染,保护了环境。
2、同时,油又对水的温度进行了冷却作用,使水(冷却液)的温度得以降低,并且促使水进行循环再利用,减少了水的蒸发,再次节省了能源(水);又节省了加水(冷却液)的时间。
3、用水对油进行加温(其实是对水进行冷却),充分利用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使这部分有害的热量得到了利用,变害为利、变废为宝。即保护了发动机,又利用了热量,一举双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37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