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型滚轮及成型滚轮的制造设备与成型滚轮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26779.X | 申请日: | 2013-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3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许嘉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9/04 | 分类号: | B29C5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滚轮 制造 设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滚轮压印(Roll to Roll)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成型滚轮及成型滚轮的制造设备与成型滚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背光模组中的光学薄膜(比如扩散膜、增亮膜等)一般通过滚轮压印的方法制造。滚轮压印技术是将熔融的加工原料从两个成型滚轮之间流过,利用该两个成型滚轮之间的挤压,以将成型滚轮上的微结构压印图案转印到成型后的光学薄膜表面。现在的成型滚轮一般包括原始轮及镀在原始轮的外圆周面上的铜膜,且铜膜的表面通过蚀刻形成有微结构图案。由于铜的材质比较软,使得微结构图案的耐磨性不高,很容易被破坏,需要更换成型滚轮,这样就提高了该光学薄膜的生产成本。同时由于铜的抗沾粘性不好,使得在生产光学薄膜的过程中,光学薄膜不易与铜分离,严重影响该光学薄膜的产品良率。进一步的,由于铜膜的表面蚀刻所需的时间比较长,生产效率较低,且容易产生化学废液,容易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成型滚轮及成型滚轮的制造设备与成型滚轮的制造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光学薄膜的生产成本,且提高光学薄膜的产品良率。
一种成型滚轮,其包括一个原始轮及一个成型膜。该原始轮包括一个外圆周面。该成型膜是无缝的圆环状结构且套设在该外圆周面上。该成型膜由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制成。该成型膜包括一个背离该原始轮的成型面。该成型面上设置微结构压印图案。
一种成型滚轮的制造设备,其包括一个容器、一个加热装置、一个涂布装置及一个加工治具。该容器用于容置一个待成型膜材料。该加热装置用于加热该待成型膜材料至熔融状态。该涂布装置包括一个成型腔。该成型腔的形状与该成型滚轮相同。一个原始轮容置在该成型腔内。该成型腔具有一个开口,该熔融的待成型膜材料自该开口进入该成型腔内,该原始轮进行旋转,使得该熔融的待成型膜材料均匀涂布该原始轮的外圆周面上,以形成一个无缝的圆环状结构的待成型膜。该待成型膜包括一个背离该原始轮的待成型面。该加工治具用于将该待成型面上加工出微结构压印图案以得到成型滚轮。
一种成型滚轮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待成型膜材料及上述的成型滚轮的制造设备,将该待成型膜材料容置在该容器内,使用该加热装置将该待成型膜材料加热至熔融状态;
将一个原始轮容置到该涂布装置的该成型腔内,该熔融的待成型膜材料自该开口进入该成型腔内,旋转该原始轮,使该熔融的待成型膜材料均匀涂布该原始轮的外圆周面上,以形成一个无缝的圆环状结构的待成型膜,该待成型膜包括一个背离该外圆周面的待成型面,该待成型膜及该原始轮共同形成一个待成型滚轮;
使用该加工治具在该待成型面上加工出微结构压印图案以得到成型滚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成型滚轮及其制造设备及制造方法,利用旋转涂布的方法在该原始轮上直接涂布一层均匀的待成型膜材料,以得到无缝的圆环状结构的待成型膜,然后利用压印的方法直接在该待成型膜上加工出微结构压印图案,因此制造方法简单,生产效率高;不会产生化学废液,有利于环境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成型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成型滚轮的制造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及图4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成型滚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67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宽幅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硅钙自保温砌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