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挂车控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7913.8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5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亚历山德罗·博洛尼;张玄;李传武;杨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5/36 | 分类号: | B60T1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谢亮;王志刚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挂车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动阀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挂车制动阀。
背景技术
用以控制挂车或半挂车的制动,装于牵引车上。适用于挂车是双管路制动系统,牵引车主制动是双回路系统,停车或是断气式制动。
例如申请号为200520133230.1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弹簧蓄能双腔挂车控制阀,由上、中下壳体、蓄能弹簧、蓄能活塞、连杆、制动活塞组成,其中由中壳体、上壳体、蓄能弹簧和蓄能活塞组成停车制动气室,由中壳体、下壳体和制动活塞、阀门组成操动气室和制动气室。当行车时,来自停车制动阀的气压作用在蓄能活塞上将蓄能弹簧压缩,行车制动时由制动活塞带动连杆进行制动。当停车时停车制动阀放气,蓄能弹簧张开,蓄能活塞下压连杆进行制动。解决了挂车制动比主车制动反应慢,设计复杂元件易损的不足,但是车辆行驶时蓄能弹簧长时间处于受压状态会使蓄能弹簧产生失效。
又例如申请号为200720027444.X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越前继动阀,继动活塞上表面的受力面积大于下表面的受力面积;继动活塞内装有调节机构,可以调整控制口与出气口的气压差值,使出气口的输出气压在达到额定工作气压值后不至于比控制口的气压值高出很多,这样可使后桥的刹车不会滞后,且后桥刹车也不会超前很多,从而不会影响整个车辆的前后桥的刹车稳定性,但是当输出口气压相对控制口气压瞬间减少时不能够将进气口和输出口的气压截止住,会引起控制管路突然破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挂车控制阀,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较为复杂、在车辆中需要安装多种控制阀、操作不方便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方案如下:
一种挂车控制阀,包括阀体,阀体上部设有端盖,阀体内设置有三个控制活塞、固定活塞、阀门和供气活塞;控制活塞与阀体之间设有缓冲橡胶垫。
优选的是,所述控制活塞在工作位置时,排气阀口与橡胶阀门上密封面接触。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活塞在极限工作位置时,橡胶阀门下密封面与供气节流阀口接触。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输出口气压的输出时,供气阀口与橡胶阀门上密封面脱离。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输出口排气时,排气阀口与橡胶阀门上密封面脱离。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输出口截止时,橡胶阀门下密封面与供气节流阀口接触。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阀体内的活塞配合后形成腔室A、B、C、D、E、F、G、H及多个通道。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阀体的外部两侧和底部设有多个通气接口。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阀体内部的输出接口上部设有越前活塞。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输入腔室A通过供气通道与阀体的接口连接,用于连接气源储气筒,为挂车系统储气筒提供气压。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输出腔B通过L形通道、输出通道与阀体的输出接口连接,用于连接挂车制动系统,向挂车制动系统储气筒提供气压,腔室B与腔室A通过L形通道与输入口连接。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输出腔C通过供气通道、输出通道与阀体的输出接口连接,用于连接挂车制动系统,向挂车系统的控制管路提供气压。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排气腔D通过排气通道与阀体的排气接口连接,用于将排气腔D内的气压排到大气中。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腔E通过供气通道与阀体的控制接口连接,用于接收制动总阀输出接口制动控制气压,接口与输出接口连通与断开。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腔F通过供气通道、供气通道与阀体的控制接口连接。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输出腔G通过供气通道与阀体的控制接口连接,用于接收手动制动阀控制气压,控制接口与输出接口连通与断开,使行车时腔室G保持常有气压。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输出腔H通过越前阀门供气通道与阀体的输出腔C相通,用于在控制气压产生时调节输出气压相对控制气压的越前值。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阀体下部设有活塞组件。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活塞组件包括阀门、弹簧、多个O型密封圈、控制活塞和供气活塞。为了确保阀体内A、B、C、D、G各腔室相对独立,活塞组件上加装了多个O型密封圈,同时还可以确保活塞组件内有足够的压缩量,保证活塞组件在轴向运动时,各腔室间不会窜气。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越前活塞置于橡胶阀门内,越前活塞与橡胶阀门组合体通过弹簧、越前调节座置于阀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79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玉米收获机及其割台
- 下一篇:系列圆柱滚动体复合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