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块定子总成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0736.9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30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发明(设计)人: | 廖启国;彭颖卿;李剑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8 | 分类号: | H02K15/08;H02K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贾玉姣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块 定子 总成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分块定子总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预备两组定子子铁芯和两组绕线架,且将所述绕线架一一对应地分别安装至所述定子子铁芯上,所述两组定子子铁芯的数量相等;
S2、将其中一组定子子铁芯上的绕线架上分别缠绕主绕线以形成多个主绕组,其中所述多个主绕组之间的主绕线彼此不连接且绕线方向一致,每个所述主绕组的顶部设有第一线头针和第一线尾针,且所述主绕线的线头和线尾分别缠绕在所述第一线头针和第一线尾针上;
S3、将另一组所述定子子铁芯上的绕线架上通过付绕线连续缠绕且形成多个串联连接的副绕组,且相邻的两个副绕组之间的绕线方向相反,其中两个相邻的所述副绕组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二线头针和第二线尾针且所述付绕线的线头和线尾分别缠绕在第二线头针和第二线尾针上;
S4、将所述副绕组和所述主绕组分别交错排列连接以组成环形形状,所述第一线头针和第一线尾针、以及第二线头针和第二线尾针均与接线板连接;
S5、将所述多个定子子铁芯依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块定子总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所述副绕组和所述主绕组分别交错排列连接后,所述第一线头针和第一线尾针、以及第二线头针和第二线尾针位于所述同一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块定子总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头针和第一线尾针、以及第二线头针和第二线尾针焊接至接线板的接线孔上,且通过线路板上的连接线连接在一起;其中所述主绕组的绕线通过所述连接线头头相接来改变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块定子总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副绕组的绕线架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缠线针,其中所述付绕线在多个副绕组的定子子铁芯上每缠绕一圈后的线头缠绕至其中一个所述缠线针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块定子总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多个副绕组的绕线步骤包括:
S31、将所述多个副绕组的绕线架通过连接架装配定位;
S32、将付绕线的线头缠绕在第二线头针上并通过绕线机进行绕线,且线尾缠绕在第二线尾针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块定子总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2中包括以下步骤:
S321、所述付绕线的线头缠绕至第二线头针上后,绕线机的电机驱动将所述付绕线依次缠绕在所述每个副绕组的定子子铁芯上,形成第一圈线圈;
S322、将第二圈付绕线的线头缠绕至其中一个所述缠线针上,绕线机的电机驱动继续将所述付绕线依次缠绕在所述每个副绕组的定子子铁芯上,形成第二圈线圈;
S323、将第三圈付绕线的线头缠绕至第二个所述缠线针上,绕线机的电机驱动继续将所述付绕线依次缠绕在所述每个副绕组的定子子铁芯上,形成第三圈线圈;
S324、以上步骤以此类推,即第n圈付绕线的线头缠绕至第n-1个缠线针上,绕线机的电机驱动以n档速度将付绕线依次缠绕在所述多个副绕组的定子子铁芯上第n圈,且第n圈的线尾缠绕至第二线尾针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块定子总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构造为圆筒形,其中所述多个副绕组和主绕组的绕线架沿所述连接架的周向交错地分布以使所述副绕组和所述主绕组分别交错排列连接以组成环形形状,所述连接架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周向间隔开的多对定位卡槽,其中每对定位卡槽之间卡持一个所述绕线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073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