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整体酶解柱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34717.3 | 申请日: | 201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1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凌怡;张招娣;高方圆;裴晓良;钱俊红;张维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14 | 分类号: | C12N11/14;C12N1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有机 无机 复合 纳米 整体 酶解柱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新型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整体酶解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一、有机-无机复合基质的制备
将修饰活性基团的无机纳米材料掺杂到有机整体材料中,20~80℃下反应12~24h,在毛细管中制备有机-无机复合基质;
二、对有机整体材料改性,键合活性基团
将戊二醛溶液连续泵入步骤一得到的有机-无机复合基质中反应12~24h,对有机整体材料进行改性,在其表面化学键合,得到含醛基化的有机-无机复合基质;
三、蛋白酶的固定
在0~10℃的条件下将含有1~10mg/mL第一种蛋白酶的磷酸盐缓冲液连续泵入到步骤二得到的有机-无机复合基质中反应12~24h,将此种蛋白酶结合到醛基化的有机-无机复合基质表面;将含有0.1~1mol/L Cu(II)的水溶液通入键合第一种蛋白酶的有机-无机复合基质反应2~10h,将Cu离子螯合到无机纳米材料表面的活性基团上,再进一步通入1~10mg/mL第二种蛋白酶磷酸盐缓冲液将第二种蛋白酶结合到无机纳米材料表面的铜离子上;最后用pH为7.0~8.5的缓冲液洗去未固定的第一种蛋白酶和第二种蛋白酶,得到含有两种酶解蛋白的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整体酶解柱。
2.一种新型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整体酶解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在步骤一中,所述的无机纳米材料为纳米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锌、石墨化碳中的一种;粒径为10nm~500nm。
3.一种新型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整体酶解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在步骤一中,所述的无机纳米材料的形状为球形、六方柱、棒状;且无机纳米材料表面修饰氨基或羧基活性基团。
4.一种新型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整体酶解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在步骤一中,所述的无机纳米材料的质量mg与有机整体材料的体积mL之比为2∶1~25∶1。
5.一种新型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整体酶解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在步骤一中,所述的有机整体材料为聚丙烯酰胺整体材料、聚甲基丙烯酸酯整体材料或其它高分子整体材料。
6.一种新型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整体酶解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在步骤二中,所述的有机整体材料的改性,通过质量分数为5~10%的戊二醛引入醛基。
7.一种新型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整体酶解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在步骤三中,所述的两种蛋白酶是通过改性后有机整体材料表面的醛基的共价键合作用或氨基酸与铜离子的螯合作用得到固定。
8.一种新型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整体酶解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在步骤三中,所述的第一种蛋白酶为trypsin、Glu-C、proteinase K、chymotrypsin、elastase中的一种;
所述的第二种蛋白酶为trypsin、Glu-C、proteinase K、chymotrypsin、elastase中的一种。
9.一种新型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整体酶解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在步骤三中,所述的铜离子可通过CuSO4,CuCl2,,CuNO3溶液中任一种引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471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