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浮液接种培育夏块菌根苗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35568.2 申请日: 2013-01-30
公开(公告)号: CN103070014A 公开(公告)日: 2013-05-01
发明(设计)人: 韩灯;林强;雷彻虹;柳成益;李荣伟;陈宾;唐平;叶光志 申请(专利权)人: 攀枝花市林业科学技术推广站(攀枝花市林业工作总站)
主分类号: A01G1/04 分类号: A01G1/04
代理公司: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 51106 代理人: 涂凤霞
地址: 617000 四川省***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悬浮液 接种 培育 块菌 根苗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菌根苗人工接种培育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悬浮液接种培育夏块菌根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块菌通常与林木根系具有共生关系,是重要的野生食用菌,其子囊果含有较高的营养成分, 商业价值为世人所瞩目。法国、意大利的黑孢块菌(Tuber melanosporum)和白块菌(Tuber magnatum)在国际市场上价格贵如白金,并已经成为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夏块菌(拉丁学名:tube aestivum vitt.),子囊果呈不规则球形,基部常有凹陷,直径3-6cm,表面具有5-6边的角形疣凸,疣的直径可达0.5cm,较黑孢块菌和印度块菌子囊要表面特征明显。内部(孢体)苍白色,后呈奶油色或褐黄色,内有相互交连和分枝的脉络。

国内目前已经发现了印度块菌、夏块菌、白块菌等20余种块菌种类,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各省,出产季节为每年的10月一第2年2月,幼时白色至灰白色,成熟呈黑色或者褐色,具有清晰的乳白色菌脉,食之味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B2含量极高。由于块菌的生长必需与合适的宿主植物根系营共生生活,否则将无法形成子囊果,这就意味着人工栽培块菌离不开活体宿主植物,因而块菌人工栽培比较困难,技术含量高,要实现块菌的人工栽培必须首先突破菌根南的培育技术。国内虽然对我国的中国块菌和印度块菌在生理生态方面的研究较多,对其块菌菌根首合成培育技术也有初步研究和报道。但是,技术在实验室操作性过多,生产操作性不强,而且夏块菌菌根苗培育技术鲜有见报道。

接近的专利发明《一种块菌与菌根合成方法》,专利申请号200810058447.9

存在问题一:《一种块菌与菌根合成方法》供试树种单一,块菌菌种单一。方法中只涉及了针叶树种,未涉及阔叶树种;方法中只涉及了中国块菌,即印度块菌,未涉及国际公认价值较高的夏块菌、白块菌。

存在的问题二:无菌苗培育。《一种块菌与菌根合成方法》中无菌苗基质采用灭菌1小时的珍珠岩和蛭石(1/1混合),能够保证苗木培育中的透水性,但不能解决苗木生长的养分营养需求问题,苗木生长缓慢,并且基质灭菌时间不够,容易出现污染。而且无菌苗培育应该在高架相对封闭的温室内进行培育,才能保障无菌苗培育过程中不受其它杂菌尤其是真菌的侵染。

存在的问题三:《一种块菌与菌根合成方法》中接种基质配方为腐殖质、水、蛭石1/1/1混合,PH值调整到7.0。实际上不同树种间基质配比差异性较大,就印度块菌的华山松菌根苗而言,过筛红土与蛭石按1/1混合效果好得多,而土壤PH值调整应当在6.5-7.0的区间范围内。

存在的问题四:《一种块菌与菌根合成方法》菌剂制备和接种技术苗圃操作性不强,易造成2次污染。一是块菌子囊果取出后,未对其表面灭菌,其子囊果表面可能含有的其它真菌和泥土是不能无菌水洗掉的,可能造成菌根苗的直接污染。二是接种方式采取的是蘸根,接种液的浓度也偏小,蘸取过程中因为根系发育等不一致,将造成接种各苗之间孢子量不对称。

存在的问题五:《一种块菌与菌根合成方法》缺乏炼苗过程。《一种块菌与菌根合成方法》中菌根苗培育是直接放置在自然通风的大棚内进行,在苗木培育初始的15-30天,需要相对空间无菌的空间进行炼苗,块菌菌根形成效果会更稳定,杜绝初期受外界杂菌的竞争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针对夏块菌菌根苗的人工接种培育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悬浮液接种培育夏块菌根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培育宿主植物苗,具体如下,

A、采集、遴选宿主植物种子;

所述宿主植物选用云南松、华山松、板栗之一种;

B、处理宿主植物种子;

将步骤A收集的种子水选去出空壳,用30%的H2O2浸泡处理40分钟后,用蒸馏水冲洗,直至无H2O2气味为止;

C、制备培养基;

将蛭石与泥炭土按体积比1:1混合装入育苗框内,经高温121-126℃高压1.5kg/cm2灭菌2小时以上,形成无菌基质育苗框;

D、培育宿主植物;

将经步骤B处理后的植物种子及时播入无菌基质育苗框内,然后放置于温室内催芽,出芽后移入大棚育株,直至长出根苗;

(2)制备菌剂,具体如下,

A、收集和保存菌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市林业科学技术推广站(攀枝花市林业工作总站),未经攀枝花市林业科学技术推广站(攀枝花市林业工作总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55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