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器人底盘的驱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40510.7 | 申请日: | 2013-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3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合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1/08 | 分类号: | B62D6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11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底盘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器人装置,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机器人底盘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器人开始逐渐走入人民的日常生活。由于家用机器人的种类各异,但他们都一般设置在一个可移动的底盘上,而底盘的性能将直接影响机器人的整体性能。现有的机器人的移动底盘通常采用四轮驱动,需要较大的驱动单元,而且,这个四轮底盘的转向角比较大,灵活性欠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机器人底盘的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机器人底盘的驱动装置,所述的机器人底盘的驱动装置包含一第一底盘面板和一第二底盘面板,所述的第一底盘面板的头部设有一导向轮,其尾部设有一对随动轮,所述的第一底盘面板上设有一可拆卸的导向驱动部,所述的导向驱动部与所述的导向轮相连接,所述的第二底盘面板上设有一随动驱动部,所述的随动驱动部与所述的随动轮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导向驱动部包含一导向驱动电机,所述的导向驱动电机的顶部设有一第一导向齿轮,所述的第一导向齿轮通过一导向链条与一第二导向齿轮相连接,所述的第二导向齿轮通过一导向长杆与所述的导向轮可转动地相连接,所述的随动驱动部包含一随动驱动电机,所述的随动驱动电机的侧壁上设有一第一随动齿轮,所述的第一随动齿轮通过一随动链条与一第二随动齿轮相连接,所述的第二随动齿轮通过一随动长杆与所述的随动轮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底盘面板的下表面的头部设有一第一连接柱头,其尾部设有一对第二连接柱头,所述的第一底盘面板的上表面的头部设有一第一配合柱头,其尾部设有一对第二配合柱头,所述的第一连接柱头与第一配合柱头通过销钉可转动地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柱头与第二配合柱头通过一减震连接部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减震连接部包含一连接主柱,所述的连接主柱的两端分别设有一连接突缘,所述的连接主柱上套接有一减震弹簧。
本发明的机器人底盘的驱动装置利用一个导向轮和两个随动轮,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的驱动底盘,大大减小了驱动单元所需要的空间,同时大大改善了转向角和转向的灵活性。另外,由于第二底盘面板与第一底盘面板可以旋转开启,使用者可以不必拆卸整个底盘,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机器人底盘的驱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机器人底盘的驱动装置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机器人底盘的驱动装置的A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机器人底盘的驱动装置的B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的机器人底盘的驱动装置的减震连接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的机器人底盘的驱动装置的第二底盘面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机器人底盘的驱动装置;2、第一底盘面板;21、第二配合柱头;22、第一配合柱头;3、第二底盘面板;33、第二连接柱头;4、导向轮;42、第一连接柱头;5、随动轮;6、导向驱动部;61、导向驱动电机;62、第一导向齿轮;63、第二导向齿轮;64、导向链条;65、导向长杆;7、随动驱动部;71、随动驱动电机;72、第一随动齿轮;73、第二随动齿轮;74、随动链条;75、随动长杆;8、减震连接部;82、连接突缘;83、连接主柱;84、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底盘的驱动装置。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的机器人底盘的驱动装置1包含一第一底盘面板2和一第二底盘面板3,该第一底盘面板2的头部设有一导向轮4,其尾部设有一对随动轮5,该第一底盘面板2上设有一可拆卸的导向驱动部6,该导向驱动部6与该导向轮4相连接,该第二底盘面板3上设有一随动驱动部7,该随动驱动部7与该随动轮5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合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合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05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