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制备防治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药物的中药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2446.6 | 申请日: | 201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0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卢传坚;杨霓芝;丘小惠;刘旭生;王立新;徐文;郑广娟;张靖;徐鹏;冯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537 | 分类号: | A61K36/537;A61P1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罗大忱 |
地址: | 5101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备 防治 局灶性 肾小球 硬化症 药物 中药 组合 | ||
1.黄芪、三七和丹参组成的药物在制备防治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药物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芪、三七和丹参组成的组合物,是由下列原料制成的,用量为重量份:黄芪9~30份、三七3~10份和丹参3~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芪、三七和丹参组成的药物,重量份配比是:黄芪10份、三七3份和丹参4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芪、三七和丹参组成的药物,最佳重量配比范围是:黄芪27份、三七9份和丹参18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芪、三七和丹参组成的药物,包括治疗有效量的所述的由黄芪、三七和丹参组成的组合物和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芪、三七和丹参组成的药物,为口服制剂,包括散剂、片剂、硬胶囊、口服液、软胶囊、滴丸或颗粒剂。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黄芪、三七和丹参组成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方法1:上述用量称取原料中药材,将上述原药材洗净、干燥,粉碎成细粉作为活性成分,然后将上述活性成分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一起制成各种药物制剂;
方法2:上述用量称取原料中药材,用30-90%乙醇回流提取3次(亦可用浸泡或渗漉方法提取、或超声提取),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或离心),过滤液(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稠浸膏或制成干固物,然后将上述活性成分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一起制成各种药物制剂;
方法3:上述用量称取原料中药材,用水回流提取3次(或用不低于25℃的水浸提或超声提取),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或离心),过滤液减压浓缩,浓缩成稠浸膏或制成干固物,然后将上述活性成分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一起制成各种药物制剂;
方法4:上述用量称取原料中药材,用水回流提取3次(或用不低于25℃的水浸提或超声提取),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加乙醇至30-90%,静置沉淀,过滤(或离心),过滤液(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过滤液减压浓缩,浓缩成稠膏或制成干固物,然后将上述活性成分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一起制成各种药物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244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门正时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可补偿主动送经的碳纤维织造用经纱张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