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盘状结构域受体小分子抑制剂的化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42505.X 申请日: 2013-02-01
公开(公告)号: CN103965195A 公开(公告)日: 2014-08-06
发明(设计)人: 丁克;高明山;冯玉冰;李伟华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主分类号: C07D487/04 分类号: C07D487/04;A61K31/519;A61K31/5377;A61P29/00;A61P1/16;A61P13/12;A61P11/00;A61P17/02;A61P9/10
代理公司: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代理人: 郑彤;万志香
地址: 510663 广东省***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结构 受体 分子 抑制剂 化合物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化学医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盘状结构域受体小分子抑制剂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盘状结构域受体(discoidin domain receptors,DDRs)是跨膜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的一个亚家族,包括DDR1和DDR2两个亚型,在酪氨酸激酶区域,这两个亚型有89%的同源性。盘状结构域受体与其它受体酪氨酸激酶在结构上有显著的不同,在其细胞外有两个盘状结构。DDR1主要在肺、肾、结肠和脑的上皮细胞中表达,而DDR2主要在肾、皮肤、肺、心脏和结缔组织的纤维原细胞、成肌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等间质细胞中表达。很多证据表明盘状结构域受体的异常表达与多种疾病进程相关,如炎症,肝纤维化、肾纤维化、肺纤维化、皮肤瘢痕和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的发生与盘状结构域受体有关。在免疫细胞中,发现有DDR1(FASEBJ.2001,15,2724-2747.)表达。用脂多糖或白介素-1β刺激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都有DDR1a和DDR1b表达。向白血病细胞中转染DD1b,会引起MIP1-α,MCP-1等细胞因子的表达上调。进行小鼠炎症模型研究发现,老年鼠的膝关节中DDR2和MMP13表达上调。在风湿性关节炎的大鼠模型研究中,发现其滑膜细胞中DDR2表达上调。

对多种人体组织中DDRs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成人的肾中DDRs的mRNA的表达水平很高。为研究DDRs在肾病中的作用,将肾大部切除引起纤维化,研究显示DDR1表达上调(Oncogene.1995,10,609-618.)。在DDR1敲除的小鼠实验中,使用血管紧张素Ⅱ和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可以引起高血压,但与对照组比较,其纤维化和炎症反应很少,这些数据表明DDR1在肾的纤维化过程中起关键的作用。

当用各种有毒试剂引起肝组织损伤时,肝星形细胞从静止转向活化状态,细胞转化为高度增殖性的成肌纤维细胞,并分泌大量的I型胶原。进一步的研究显示星形细胞中的DDR2表达上调(Nat.Clin.Pract.Gastroenterol.Hepatol.2004,1,98-105.),并且DDR2表达的激增是在胶原合成增加之前,表明DDR2是在维持了肝细胞的纤维化。一个相关的研究发现DDR2不仅在肝的间质细胞中表达上调,而且在上皮细胞中高度表达,表明DDR2有广泛的肝组织破坏功能。

在自发性肺纤维化的病人中,DDR1的表达水平偏高,并且DDR1b只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表达。将胶原或使DDR1活化的抗体加到肺泡细胞中,可以增强细胞因子MCP-1的表达(Am.J.Respir.Crit.Care.Med.2006,174,420-427.),显示DDR1与肺纤维化的紧密相关。

皮肤瘢痕疙瘩是由胶原基质的过多沉积而形成。大鼠皮肤移植实验中,在胎儿期时,皮肤修复过程中DDR1表达上调,并且不形成瘢痕。然而在胎儿期后面的阶段中,DDR1的表达下调了,瘢痕也同时会形成(Plast.Reconstr.Surg.2001,107,769-776.)。在基因敲除的小鼠实验中,DDR2在皮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与DDR1同等重要(EMBO Rep.2001,2,446-452.)。

当血管受伤时,其胶原组织会重构。高胆固醇饮食的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纤维帽中的平滑肌细胞高表达DDRs。在DDR1缺乏的小鼠中胶原积累远没有野生型的小鼠严重。同时,基因敲除的小鼠平滑肌细胞的增值,迁移和MMP2产出比野生型的动物要少(Am.J.Pathol.2004,164,1575-1585.)。反之,DDR1或DDR2的过度表达引起MMP1和MMP2的表达。另外,体外拉长血管平滑肌细胞可以导致DDR2表达上调(Hypertension.2005,46,614-621)。

综上所述,盘状结构域受体的异常表达与多种疾病相关。因此盘状结构域受体是潜在的药物靶点,发展盘状结构域受体小分子抑制剂可以在炎症、肝纤维化、肾纤维化、肺纤维化、皮肤瘢痕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治疗领域发挥作用。而事实上,目前临床上还没有盘状结构域受体抑制剂用于上述疾病的治疗。因此,开发盘状结构域受体小分子抑制剂用于治疗上述疾病,具有重大的意义。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盘状结构域受体小分子抑制剂的化合物。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具有式(Ⅰ)结构特征的用于盘状结构域受体小分子抑制剂的化合物或者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立体异构体或其前药分子:

R1任选自: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25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