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小分子为模板剂合成尖晶石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51475.9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2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董立春;刘雄;唐成黎;李俊宏;陈文;王竸;谭芸妃;杨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9/00 | 分类号: | C01G9/00;C01F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子 模板 合成 尖晶石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尖晶石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尖晶石AB2O4(A、B代表两种金属)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如①材料硬度大、熔点高、化学性能稳定,高温下抗浸蚀能力强;②晶体属立方晶系,其导热性和热膨胀性在各个方向上都相同,膨胀系数小,有良好的热稳定性;③晶体格子中A离子和B离子可以分别是多种金属离子,导致其具有性质多变性,如磁学性能等;④晶格密度大,水分子难以进入晶体内部,具有很高的水热稳定性。由此尖晶石材料在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磁性材料、陶瓷材料、防火材料、隐身材料等,尤其是作为催化材料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现有尖晶石的制备方法,如2009年公开号为CN101565194A的“一种超细介孔镁铝尖晶石的制备方法”专利。其公开的方法是:以可溶性铝盐和可溶性镁盐为原料,以氨水或有机胺为碱性溶液,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或有机高聚物为模板剂;先将碱性溶液加入到可溶性铝盐和可溶性镁盐的混合溶液中,并加入模板剂,再陈化、晶化、洗涤、过滤、干燥、焙烧而得镁铝尖晶石粉末产品。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①碱液中使用的有机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②采用的模板剂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有机高聚物,其价格较贵,不适合工业化批量生产;③洗涤和过滤废液未做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其中的有机物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又如Mehran Rezaei等报道的以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制备介孔镁铝尖晶石(Powder Technology,2010198:275),其方法是:化学计量比的硝酸镁、硝酸铝、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于去离子水制成浆液并滴加氨水调节pH至9左右,待沉淀完成继续搅拌30min,并在80℃下回流并持续搅拌24h,镁铝尖晶石产品经过滤、洗涤、干燥和焙烧得到。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制备的镁铝尖晶石(MgAl2O4)比表面积仅65~203m2/g,较小,实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尖晶石材料制备方法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以小分子为模板剂合成尖晶石的制备方法。具有制备出的尖晶石材料比表面积大、孔径较大、实用性强等特点;该方法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易于工业化扩大生产。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以小分子为模板剂合成尖晶石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可溶性A盐(即六水硝酸镁或六水硝酸锌等)和可溶性B盐(即九水硝酸铝或九水硝酸铁等)为原料,以小分子葡萄糖、蔗糖等为模板剂,先制备金属离子混合液,再经回流、晶化、抽滤、洗涤、焙烧的简单工序而得到产品。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制备金属离子混合溶液
以可溶性A盐[即六水硝酸镁Mg(NO3)2·6H2O)或六水硝酸锌(Zn(NO3)2·6H2O)等]和可溶性B盐[即九水硝酸铝(Al(NO3)3·9H2O)或九水硝酸铁(Fe(NO3)3·9H2O)等]为原料;以葡萄糖、蔗糖、柠檬酸、CTAB中的一种,或者在葡萄糖或蔗糖或柠檬酸中加入CTAB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中葡萄糖或蔗糖或柠檬酸∶CTAB的摩尔比为1∶0.2~2。按照可溶性A盐∶可溶性B盐∶模板剂∶去离子水的摩尔比为1∶2∶0.03~1∶220~450的比例,先将模板剂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至溶解为止得到透明的模板剂溶液,然后向模板剂溶液中加入可溶性A盐和可溶性B盐,搅拌至混合均匀;制备得到透明粘稠的金属离子混合液,备用。
(2)制备尖晶石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14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吊器
- 下一篇:一种攀登铁塔专用防坠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