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林可霉素的方法及其专用试纸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3821.7 | 申请日: | 2013-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5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何方洋;万宇平;罗晓琴;孙震;冯静;田甜;何丽霞;余厚美;徐念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58 | 分类号: | G01N33/558;G01N33/57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林可霉素 方法 及其 专用 试纸 | ||
1.一种检测林可霉素的试纸,包括样品吸收垫、结合物释放垫、反应膜和吸水垫,其依次连接;所述结合物释放垫上包被有胶体金标记的林可霉素特异性抗体;所述林可霉素特异性抗体为林可霉素多克隆抗体或林可霉素单克隆抗体;所述反应膜上包括检测区和质控区,检测区包被有半抗原和载体蛋白的偶联物,质控区包被有抗抗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纸,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吸收垫与所述结合物释放垫的连接方式为所述结合物释放垫中有1/3-1/2区域被所述样品吸收垫覆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试纸,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区位于近于所述结合物释放垫的末端的一侧,所述质控区位于远离所述结合物释放垫的末端的一侧;所述检测区距所述结合物释放垫的末端5-8mm;所述质控区距所述检测区4-7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纸,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区距所述结合物释放垫的末端6mm;所述质控区距所述检测区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试纸,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物释放垫上包被的林可霉素特异性抗体的包被密度为0.1-0.2μg/cm2,优选为0.1μg/cm2。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试纸,其特征在于:所述林可霉素单克隆抗体为由保藏号为CGMCC No.6508的对林可霉素药物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F-1-4分泌产生的抗体;所述抗抗体为羊抗鼠IgG。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试纸,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纸中包括底板,所述样品吸收垫、结合物释放垫、反应膜和吸水垫黏贴在所述底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试纸,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纸为条状;所述条状的试纸覆盖有保护膜或装在盒内。
9.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试纸的方法,是将样品吸收垫、结合物释放垫、反应膜和吸水垫依次连接;所述结合物释放垫上包被有胶体金标记的林可霉素特异性抗体;所述林可霉素特异性抗体为林可霉素多克隆抗体或林可霉素单克隆抗体;所述反应膜上包括检测区和质控区,检测区包被有半抗原和载体蛋白的偶联物,质控区包被有抗抗体;
所述样品吸收垫在进行所述连接前,先在如下溶液中浸泡1-3h,再进行干燥:含0.3-0.5%(体积百分含量)牛血清蛋白、pH值为9.6-10.0、0.1-0.2mol/L的碳酸盐缓冲液;
所述包被有胶体金标记的林可霉素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释放垫是按照如下方法
制备的:将包被前的结合物释放垫先在如下溶液中浸泡20-40秒,干燥,再进行所述胶体金标记的林可霉素特异性抗体包被:含有0.8-1.2%(体积百分含量)牛血清白蛋白、pH值为7.0-7.4、0.1-0.2mol/L磷酸缓冲液。
10.一种检测林可霉素的方法,是将待检测样品进行前处理,然后用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试纸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382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