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制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4062.6 | 申请日: | 2013-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3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相穆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T13/74 | 分类号: | B60T13/7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制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制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减少在制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并且防止在制动过程中阻断制动力的错误的车辆用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车辆用制动装置,在车轮的旋转轴上固定制动盘或制动鼓,将制动钳的垫块(calliper pad)或制动片(brake shoe)紧贴于所述制动盘或制动鼓,从而由在制动盘(break disk)和制动鼓(break drum)之间以及制动钳的垫块和制动片之间发生的摩擦力来制动车轮。
给制动垫及制动片加压的加压力依靠提供给制动钳的压力室及排缸体的液压产生作用,液压随着在踏板上持续增强的压力从制动缸中产生,通过液压管提供给制动钳的压力室及排缸体。
近年来,车辆中还设置有为使作用在刹车踏板上的力加倍传递的马达及动力传递部。
本发明的背景技术还公开在韩国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第20-1998-0051532号(1998.10.07公开,实用新型名称:车辆用制动装置)。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一般的车辆用制动装置,由于装置有将马达的动力转换为直线运动并传递的螺母部件,因此会发生在完成制动工作后,螺母部件被锁死的错误。
另外,若设置为防止螺母部件被锁死而限制螺母部件旋转的阻碍部件,则由于螺母部件和阻碍部件之间的冲撞会在制动过程中产生噪音。
因此有改善所述问题的必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制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并且防止阻断用于制动工作的动力的错误的车辆用制动装置。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制动装置包括:具有可旋转地设置的刹车踏板的主体;按照所述刹车踏板操纵与否或者操纵程度而驱动的马达;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主体、由所述马达的动力而旋转的螺栓部件;与所述螺栓部件螺纹结合、给产生车轮的制动力的缸体加压的螺母部件;以及防止所述螺母部件和所述螺栓部件锁死的防锁部。
优选的是,所述主体设置有第一缸体和第一弹性部件。其中,所述第一缸体按照所述刹车踏板的操纵与否而滑动,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置于所述第一缸体和所述马达之间;所述主体与辅助缸体相连。其中,由所述第一缸体产生的压力传递至所述辅助缸体。
优选的是,所述主体由所述螺母部件接收所述马达的动力,与设置有产生所述车轮的制动压力的所述缸体的外壳相连。另外,所述缸体和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
更优选的是,所述缸体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第二缸体和第三缸体;所述第二缸体和所述第三缸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部件,所述第三缸体和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三弹性部件。
优选的是,所述螺栓部件设置于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与转达所述马达的动力的轴连接,在所述连接器中设置有与所述螺母部件相向的防锁部。
更优选的是,所述防锁部设置在所述连接器上,并包括在与所述螺母部件接触时互相推挤,从而缓冲冲击的推力轴承。
更优选的是,所述防锁部还包括置于所述推力轴承和所述螺母部件之间的C形环。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制动装置的优势在于,能够防止将马达的动力转换成直线运动并传递的螺母部件与螺栓部件锁死的问题,因此能够防止在制动过程中阻断动力传达的错误。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制动装置的优势在于,即使没有约束螺母部件旋转的另外阻碍部件,也能够限制螺母部件旋转,且因防止螺母部件和其他部件之间的冲击,从而能够减少制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制动装置的构造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制动装置的动力传递部及防锁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制动装置的动力传递部及防锁部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用制动装置。在这些过程中,附图中显示的线的粗细及构成要素的大小等,出于说明的明了性与便利而可能会夸张地显示。另外,后述的术语是考虑到在本发明中的功能而定义的术语,可能会因使用者、运用者等的意图或惯例等而异。因此,对这些术语的定义应以本说明书中的全面内容为基础进行。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制动装置的构造图,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制动装置的动力传递部及防锁部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制动装置的动力传递部及防锁部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未经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40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