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减振相机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8792.3 | 申请日: | 201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8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廖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M13/02 | 分类号: | F16M13/02;F16F15/03;F16F1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相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相机架,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减振相机架。
背景技术
目前,骑行摄影器材市场有多款小巧耐用的自行车相机架,另外还有各式由车友DIY的自行车相机架。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相机与相机架之间都是刚性连接。这导致它们有两大缺陷:
(1)相机架无法缓冲由凹凸度比较大的路面引起的冲击。相机在摄像时,这对视频质量影响很大,但最大的危害是损坏相机内部的机械结构,进而引发相机故障。
(2)影响摄影与摄像质量。自行车在较为平整的路面上行驶时,也存在连续的振动。相机架也无法对这些振动起到减振作用,首先这影响摄影质量(照下的相片带有模糊感);其次,在摄像时,视频画面也随着车体的振动而不断跳动。在车速较高情况下,相片会严重模糊,跳动频繁的视频画面可能会引起观看者的头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具有良好减振效果的车载减振相机架。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车载减振相机架,包括相机承载台、传感及控制中心、电磁铁、阻尼、下底座、弹簧及永磁铁,所述的电磁铁连接在相机承载台的下端,所述的阻尼的下端套设在下底座内部,阻尼的上端通过连接件与电磁铁连接,所述的弹簧套设在阻尼上端的外侧,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电磁铁及下底座抵接,所述的传感及控制中心设在相机承载台的下侧并与电磁铁连接,所述的永磁铁设在下底座的顶端。
所述的传感及控制中心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单片机MCU及电压调整模块,所述的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相机承载台的振动,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给单片机MCU,单片机MCU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传输给电压调整模块,电压调整模块将电压信息输出给电磁铁。
所述的阻尼的下端依次设有滑柱及高度调节螺栓,通过高度调节螺栓调整滑柱在下底座内部的位置,进而调整阻尼和弹簧的位置。
所述的高度调节螺栓通过挡圈卡设在下底座底部。
所述的滑柱与高度调节螺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通过转动高度调节螺栓,使所述的滑柱在下底座内部上下滑动。
所述的连接件为中空结构,所述的连接件的上端与电磁铁连接,所述的连接件的下端套设连接在阻尼外侧。
所述的永磁铁为环形磁铁。
所述的相机承载台上设有放置相机的结构。
振动发生后,通过阻尼和弹簧吸收和消耗一部分振动能量,传感及控制中心检测到相机承载台的振动后,向电磁铁输出电压,磁铁周围产生磁场,电磁铁周围磁场与永磁铁周围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进一步吸收和消耗振动能量。
本发明的车载减振相机架的工作原理为:
将相机安装在相机承载台上,通过高度调节螺栓,调整滑柱在下底座内部的位置,使得阻尼和弹簧处在具有最佳减振效果的合适位置。当自行车振动时,车头的振动传递给下底座,下底座把振动传递给挡圈、高度调节螺栓及滑柱,然后振动能量传递到阻尼与弹簧,阻尼和弹簧通过收缩吸收和消耗一部分振动能量。
前一步由阻尼和弹簧减振部分将振幅大的振动波减弱以后,剩下的振动能量为振幅小频率低的振动波,通过连接件传递到电磁铁及相机承载台上,此时安装在相机承载台下部的传感及控制中心中的加速度传感器会采集相机承载台的振动加速度,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单片机MCU中,单片机MCU通过对已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将计算结果传输给电压调整模块,电压调整模块根据计算结果输出一个电压值给电磁铁,电磁铁获得电压后在电磁铁周围形成一个磁场,该磁场与安装在下底座顶部的永磁铁周围的磁场产生相互作用,永磁铁对电磁铁的作用力与相机承载台的振动力矩方向相反并大小相当,这会抑制相机承载台的振动,再消耗一部分振动能量,使得最后传递给相机承载台上的相机的振动能量最小,因此使得相机承载台及相机处于更加平稳的环境中,最终得到减振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体积小巧;
(2)对路面冲击起到缓冲作用,保护相机,降低相机内部精密机械结构受损的风险;
(3)对平整路面产生的振动的抑制作用,对凹凸度较大路面引起的冲击的缓冲作用,均会提高摄影与摄像质量;
(4)能与骑行者常用的手电筒共用同一支架,与现有自行车相机架相比,在车把空间有限的情况下,白天使用减振相机架时不需将手电筒支架卸下,相机架可用手电筒支架来固定,晚上使用手电筒时亦无需卸下相机架固定装置,使得使用本发明时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87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