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安全性能的汽车B柱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0965.5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5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平;朱西产;马志雄;董学勤;李芳芳;王灿;马芳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雷绍宁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安全 性能 汽车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性能检测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安全性能的汽车B柱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车身的作用主要是保护驾驶员以及构成良好的空气力学环境。好的车身不仅能带来更佳的性能,也能体现出车主的个性。汽车车身结构从形式上说,主要分为非承载式和承载式两种。汽车车身的牢固性、防碰撞性是车主较为关心的问题,也是汽车质量的一个性能指标。目前,在汽车制造领域,安全性能的检测方法主要针对于整车及白车身,单个零部件在其中的作用及其影响难以考量,零部件采购或改型等缺乏相应的考核体系。在购买零部件时,难以判断该零部件质量如何,因此,需要一种对各零部件质量单一检测的方法。
汽车车身内设有A柱、B柱、C柱,而A、B、C柱是汽车上的三根竖梁,A柱在发动机舱和驾驶舱之间,左右后视镜的上方;B柱在驾驶舱的前座和后座之间,从车顶延伸到车底部;C柱在后坐头枕的两侧。A、B、C柱不仅仅是撑起驾驶舱车顶的金属柱,而且对驾驶舱内的成员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在车辆发生翻滚或倾覆的时候,A、B、C柱能够有效避免驾驶舱被挤压变形,所以,A、B、C柱的强度对车内的生命来说有重要意义,一些高档车的A、B、C柱是和车身包括车架一体化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另一个方面,A、B、C柱也是一些装置的“必经之路”比如部分电器线路、安全带(B柱)、照明音响装置,甚至安全气囊都可以安置在上面。因此,汽车B柱自身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个车身的质量,而如何检测汽车B柱的质量,以及什么样的汽车B柱符合要求,是目前缺乏研究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对汽车B柱性能以及汽车B柱是否合格的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安全性能的汽车B柱检测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针对汽车B柱进行性能检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安全性能的汽车B柱检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将汽车B柱固定不动;
2)、采用敲击锤以3.9KJ的冲击总能量冲击所述汽车B柱的中间位置,所述敲击锤上设有两个加速度传感器,通过所述加速度传感器获取冲击过程中所述敲击锤的加速度变化曲线;
3)、根据步骤2)中所述加速度变化曲线获得平均加速度a;
4)、根据所述平均加速度a计算获得所述汽车B柱的变形量,判断所述变形量是否小于210mm;
5)、根据所述平均加速度a计算获得所述汽车B柱的横梁承载力,判断所述横梁承载力是否大于80KN;
6)、观察所述汽车B柱在冲击后是否有断裂,焊点是否失效,若没有断裂、焊点有效,并且所述变形量小于210mm,所述横梁承载力大于80KN,则所述汽车B柱合格;否则所述汽车B柱为不合格产品。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固定所述汽车B柱的具体方法为:将所述汽车B柱的两端部均通过固定架固定,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汽车B柱两端相固定的固定面均垂直于地面,以及垂直于所述汽车B柱接受冲击的冲击面;并且所述汽车B柱的两端平行于地面。
优选的,所述敲击锤的长、宽、高分别为200mm、150mm、215mm。
优选的,在进行步骤1)之前先对所述汽车B柱进行预检,观察所述汽车B柱是否有裂口,若有裂口则所述汽车B柱为不合格产品;若没有裂口则按照所述汽车B柱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优选的,汽车B柱变形量根据获得的平均加速度通过两次积分计算获得。
优选的,所述汽车B柱的横梁承载力通过所述平均加速度乘以所述敲击锤质量获得。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基于安全性能的汽车B柱检测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本检测方法,可以方便检测汽车B柱的质量及性能,为汽车B柱采购商提供了科学的入厂检验手段,使采购商可以自主选择产品并且监控产品质量;汽车B柱的检测,可以及时发现零件自身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时解决,避免到白车身、整车试验阶段才发现质量问题而导致经济损失;以零件为单位进行检测,便于进行新的设计与改进,提高零件的安全性能及轻量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汽车B柱的固定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采用敲击锤冲击汽车B柱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所述敲击锤的侧视图。
图4显示为所述敲击锤的俯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汽车B柱
11 小端
12 大端
13 中间部
2 固定架
3 固定架
4 敲击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同济大学;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09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适用于含盐介质的远传压力变送器
- 下一篇:一种压力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