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X线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5215.7 | 申请日: | 2013-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1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松本晃;丸岛吉久;小暮雄一;中村和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叶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J35/18 | 分类号: | H01J35/18;H01J35/16;H01J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管 | ||
1.一种X线管,其具备:
基板,其由形成有矩形或细缝状且具有梁构造的开口部而且为金属材料所构成的X线非穿透性的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所构成,且具有为前述第一基板及前述第二基板所包夹而用于封闭前述开口部的X线穿透窗;
箱型容器部,其安装于前述基板且内部设为高真空状态
X线靶,其在前述容器部的内部设在位于内侧的前述基板的前述开口部且与前述X线穿透窗密接所设;及
电子源,其设在前述容器部的内部,至少具有与前述基板的开口部对应而延伸的线状阴极及多个具有与前述阴极的长度方向对应的开口的控制电极,且通过前述多个控制电极引出从前述阴极释出的电子而将电子供给至前述X线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线管,其特征在于,前述电子源至少具备:形成于容器部内面的背面电极;线状阴极;与前述阴极的长度方向对应而具有网眼状开口的第一控制电极;及围绕前述阴极及第一控制电极所设且具有较前述第一控制电极的开口较窄开口的第二控制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X线管,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第一控制电极及第二控制电极的开口,形成有格子或蜂窝状的网眼。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X线管,其特征在于,前述基板的前述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是由426合金所构成,而前述开口部的前述梁构造是通过蚀刻或冲压加工而形成,并且前述X线穿透窗由钛所构成,通过将前述X线穿透窗夹在前述第一基板与前述第二基板之间一面加热一面压接,而使前述X线穿透窗与前述第一基板与前述第二基板热扩散接合而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X线管,其特征在于,设在前述基板的前述开口的梁构造为格子或蜂窝构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叶电子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双叶电子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521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缺陷检查方法
- 下一篇:固态电解电容基板模块及包括其的电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