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MOS管的掺杂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5238.8 | 申请日: | 2013-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5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吕燕翔;居勤坤;史仁龙;万传友;彭芳美;周国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溧阳市虹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8238 | 分类号: | H01L21/8238;H01L21/26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朱戈胜 |
地址: | 2133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mos 掺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CMOS管的掺杂方法。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晶体管是各种电路的基础单元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信息数据的处理速度要求越来越高,对其中采用的CMOS晶体管的频率响应特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CMOS晶体管的寄生电容随着工作频率的升高起到越来越大的负面作用,如何减小这些寄生电容对CMOS运算放大器的影响,已经成为提高CMOS晶体管频率响应特性的关键。
请参照图1,其为现有技术中制造CMOS晶体管的掺杂方法,其步骤为:在P型衬底100上通过杂质扩散的方法形成N型阱,在N型阱旁边形成绝缘隔离层300;在所述半导体衬底100的表面上形成栅氧化层103和硬质掩模层104,采用离子注入(图1中的200)工艺对衬底100进行N型杂质掺杂,以形成NMOS管的源区101和漏区102;在NMOS管上涂覆光刻胶(图中未示出),采用离子注入(图1中的400)工艺对N型阱进行P型杂质掺杂,以形成PMOS管的源区301和漏区302。
这种现有的掺杂方法中,从理论上来说,当进行离子注入时,应预先调整离子束发射装置,并使离子束发射装置所发射的离子束垂直于衬底表面。由于采用垂直离子注入的方式,因此,其寄生电容无法有效的减小。
中国专利申请2009101958587公开了一种掺杂方法,该方法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栅极结构,并在栅极结构两侧形成侧壁层后,调整离子束的角度,并使离子束与衬底表面的垂直方向保持一固定夹角,采用预设的离子注入剂量的一半对栅极两侧的衬底进行轻掺杂或重掺杂;然后,将晶圆在水平方向上旋转180度,采用预设的离子注入剂量的一半再次对栅极两侧的衬底进行轻掺杂或重掺杂,形成轻掺杂漏极和轻掺杂源极,或漏极和源极。这种方法虽然能够达到减小寄生电容的效果,但是这种方法在掺杂过程中,其首先以一定角度进行一半剂量的掺杂后,还需要将晶圆在水平方向上旋转180度后再次进行另一半剂量的掺杂,因此,这种方法在掺杂过程中必须经过“半剂量掺杂-掺杂停止-旋转180度-再次半剂量掺杂”的过程,这种两次掺杂的方法的效率并不能让人满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有效减小寄生电容,又能提高效率的掺杂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CMOS管的掺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P型半导体衬底上通过杂质扩散的方法形成N型阱,在N型阱旁边形成绝缘隔离层;此后在P型半导体衬底的表面上形成栅氧化层,在栅氧化层上淀积硬质掩模层;
2.NMOS管漏区的第一次离子注入:对N型阱的区域涂覆光刻胶以作为离子注入阻挡层;以离子束与水平方向成α的角度对NMOS管的漏区进行第一次掺杂,掺杂杂质为N型杂质,掺杂剂量为漏区总掺杂剂量的1/2;其中,硬质掩模层的高度为:在进行NMOS管漏区的第一次离子注入时,通过该硬质掩模层的遮挡,离子束仅能对该NMOS管的漏区进行掺杂,而NMOS管的源区无离子注入;
3.NMOS管的源区的第一次离子注入:以离子束与水平方向成(90°+α)的角度对NMOS管的源区进行第一次掺杂,掺杂杂质为N型杂质,掺杂剂量为NMOS管源区总掺杂剂量的1/2;其中,硬质掩模层的高度为:在进行NMOS管源区的第一次离子注入时,通过该硬质掩模层的遮挡,离子束仅能对NMOS管的源区进行掺杂,而NMOS管的漏区无离子注入;
4.重复步骤2和3,直至NMOS管的源区和漏区完成全部剂量的掺杂。
5.去除N型阱上的光刻胶,然后在NMOS管的区域表面上涂覆光刻胶,以作为离子注入阻挡层;
6.PMOS管漏区的第一次离子注入:以离子束与水平方向成α的角度对N型阱进行掺杂,掺杂杂质为P型杂质,掺杂剂量为PMOS管漏区总掺杂剂量的1/2;其中,硬质掩模层的高度为:在进行PMOS管漏区的第一次离子注入时,通过该硬质掩模层的遮挡,离子束仅能对PMOS管漏区进行掺杂,而PMOS管源区无离子注入;
7.PMOS管源区的第一次离子注入:以离子束与水平方向成(90o+α)的角度对N型阱进行掺杂,掺杂杂质为P型杂质,掺杂剂量为PMOS管源区总掺杂剂量的1/2;其中,硬质掩模层的高度为:在进行PMOS管源区的第一次离子注入时,通过该硬质掩模层的遮挡,离子束仅能对PMOS管源区进行掺杂,而PMOS管漏区无离子注入;
8.PMOS管漏区的第二次离子注入:重复步骤6,直至PMOS管漏区完成全部剂量的掺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溧阳市虹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溧阳市虹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52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