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列车前端刚性防爬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2522.8 | 申请日: | 201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2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俊;温爱国;杜彦品;王卫;杨智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19/04 | 分类号: | B61F1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石敏 |
地址: | 210031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列车 前端 刚性 防爬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列车防爬器,具体涉及一种设置在列车前端的刚性防爬器。
背景技术
随着轨道交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碰撞安全问题作为现代车辆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轨道车辆设计研究的一个热点。
根据发明人了解,在以往的列车碰撞事故中,被动安全方面考虑的很少,特别是爬车事故,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如授权公告为CN 20224351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爬器,发明人在大量对该防爬器的试验中发现:使用该防爬器虽然可以一定程度的降低列车碰撞后爬车的可能性,减轻碰撞事故发生后造成的危害。但是因为其本身结构刚性不强,所以在复杂多变的碰撞情况下很难保证其不在冲击力作用下发生歪斜(即不是笔直的朝向列车前进方向挺立,而向列车两侧或上下方向弯曲),当其歪斜之后就不能提供很好的防爬功能了。
而且,现有的列车前端在冲击容易变形,结构强度不够。
因此开发一种具有较强刚性的列车前端或具有较强刚性的防爬器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在强冲击下不易歪斜变形的列车前端刚性防爬器。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列车前端刚性防爬器,包括防爬装置和设于列车底架端梁后方的车钩箱,所述车钩箱左右两侧与车体底架边梁焊接固定,所述端梁上开有供防爬装置通过的通孔,所述防爬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防爬齿、支撑座和底座,所述防爬齿由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的多块水平板、及固定于水平板后端的支撑板构成,所述水平板与支撑板为整体式刚性结构,所述支撑座包括对合的上、下U形盖和插接片,所述上、下U形盖上均对应间隔开有条形卡槽,所述插接片对应地插接在所述条形卡槽中,所述底座是两端设有连接片的刚性筒,所述防爬装置的底座后部穿过所述通孔后连接在所述车钩箱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片上开设有多个螺孔,所述支撑座通过螺栓与所述底座前端的连接片相连。
为了能进一步提高本发明中防爬器的刚性,所述端梁上开有的通孔为两个,且分别距所述端梁两端的距离为端梁长度的1/4。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与所述车钩箱之间的连接为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车钩箱包括与所述边梁形成垂直连接的第一、第二腹板,所述第一、第二腹板的顶部连接有上盖板,所述第一、第二腹板之间连接有隔板,所述第一、第二腹板的底部连接有底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防爬器是刚性结构,不带缓冲器,底座和车钩座之间用焊接方式连接,刚性强,不易在冲击下发生歪斜,而且,防爬装置和底座用螺栓连接,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防爬装置易于更换。相对于以往的防爬器来说本结构制造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实用性强,在以后的车体设计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列车前端刚性防爬器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列车前端刚性防爬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列车前端刚性防爬器与所述车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防爬装置结构爆炸图。
图4是本发明中防爬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根据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中列车前端刚性防爬器包括:包括设于列车底架端梁2后方的车钩箱1和防爬装置3。
如图3所示,防爬装置3包括依次相连的防爬齿3-1、支撑座和底座。
如图4所示,防爬齿3-1由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的三块(也可以是二块、四块等)水平板3-7、及固定于水平板后端的支撑板3-8构成,水平板3-7与支撑板3-8为整体式刚性结构。
支撑座包括对合的上、下U形盖3-3、3-2和插接片3-4,上、下U形盖3-3、3-2上均对应间隔开有条形卡槽,插接片3-4对应地插接在条形卡槽中。
防爬齿3-1固定连接在支撑座的前端。
底座是两端设有连接片3-5的刚性筒,该刚性筒是也是由两片盖板3-6对合而成。连接片3-5上开设有多个螺孔,支撑座通过螺栓与底座前端的连接片3-5相连。
端梁2上开有供防爬装置3穿过的两个通孔,这两个通孔分别距端梁2两端的距离为端梁2长度的1/4,防爬装置设有底座的一端穿过通孔后焊接(也可以是其它连接方式连接)在位于端梁2后方的车钩箱1上,并且防爬装置3通过螺栓与端梁相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25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冷却和除尘功能的振动流化床干燥设备
- 下一篇:自动分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