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同时检测沙门菌枸橼菌变形菌和爱德华菌的多重PCR引物及其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2599.5 | 申请日: | 201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6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陈琼;孔繁德;徐淑菲;赵冉;周昱;杨涛;陈永锋;连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测试中心;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Q1/10;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1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同时 检测 沙门 枸橼 变形 爱德华 多重 pcr 引物 及其 设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沙门氏菌、弗氏枸橼酸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和迟缓爱德华菌的检测,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同时检测沙门氏菌、弗氏枸橼酸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和迟缓爱德华菌的多重PCR引物及其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沙门氏菌、弗氏枸橼酸杆菌、奇异变形杆菌、迟缓爱德华菌均属于肠杆菌科,可通过食物、伤口传播。除了引起食物中毒还能引起人和动物机体的多系统感染。
沙门氏菌为肠杆菌科细菌较早的成员,具有呼吸和发酵两种代谢类型,存在于温血及冷血动物体内、食物和环境中,是一种常见的病原菌,可以引起伤寒、肠伤寒、胃肠炎和败血症等相关疾病。沙门菌的血清型很多,给鉴定带来很大困难。沙门菌在自然界分布比较广泛,在外界环境中能生存较久,在水和土壤中能生存数周到数月,在冰库中甚至能存活半年以上。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该菌对氯霉素的耐药菌株明显增多,有的菌株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等也耐药,这使得食品安全中对该菌的检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弗氏枸橼酸杆菌,也被称为弗氏柠檬酸杆菌。曾被归于埃希菌属。柠檬酸杆菌属的细菌,具有如肠杆菌科的菌体、表面和鞭毛的相应抗原,有研究表明,柠檬酸杆菌中许多血清型的抗原与沙门菌属和埃希菌属的抗原有关,这个也给常规鉴定带来了一定困难。弗氏枸橼酸杆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是人和多种动物包括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的肠道常在菌,常见于粪便和被粪便污染的地方,也常见于土壤、水体和食物中,所以该菌也列在了大肠菌群。作为环境和食品等的粪源污染的卫生细菌学指标。该属的细菌作为人的条件致病菌,看在社区或者医院内发生感染,大多数感染部位是尿路和呼吸道,还可引起败血症、脑膜炎、骨髓炎、中耳炎及心内膜炎,在一定的数量下,还能引起食物中毒。对动物的致病性有明确记述的主要是鱼类,最近也有甲壳类和爬行类感染的报道,死亡率较高,对水产养殖影响不小,当前分子生物学鉴定还局限于对该菌的16SrRNA基因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学分析,时间周期太长,无法应用于日常监测和检测。
奇异变形杆菌亦被称作奇异杆菌,是变形杆菌属中较早的成员,对人类可引起原发性或继发性感染,也可以导致人类食物中毒,对动物也有致病作用。该属的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尤其以奇异变形杆菌更为常见,它是一种已被确定的病原菌,或是单独或是与其他病原菌混合感染引起人的不同类型感染症,也是人尿路感染的一种主要病原,有的菌株还引起食物中毒,在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烧伤创面感染中的检出率也不断增加,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菌。最重要的是,奇异变形杆菌能产生耐热肠毒素,引起相应的胃肠炎性食物中毒。
迟缓爱德华菌在试爱德华均属细菌中最早的成员,该菌能在特定条件下引起人的多种类型感染,也是鱼类常见的病原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此菌多从腹泻病人的粪便中分离到,而在健康人群的粪便中是极少分离到的。迟缓爱德华菌还能引起人的脑膜炎、腹膜炎、菌血症、败血症、皮肤软组织感染,发生肠道感染的临床表现类似沙门氏菌,虽然该菌被认定为人、鱼共染病原菌,但是主要发生在鱼类,甲壳类也是常见宿主,对养殖产业造成巨大影响。
目前,国内对沙门菌的检测已经有了相应的国家标准,分为以下几个过程:(1)前增菌;(2)选择性增菌;(3)选择性培养;(4)生化鉴定;(5)血清学实验。但国标方法步骤繁琐,费时费力,重复性不好,且弗氏枸橼酸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和迟缓爱德华菌的检测还没有建立相应的标准。因此,建立简便、快速、准确、可靠、的检测方法同时适用于这四种的检测,弥补目前检测方法的不足尤为重要。
多重PCR技术的应用,可大大减少检测成本,可大大减少工作量,适应于口岸快速检测的需要,是一种准确、可靠、科学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有鉴于此,尽快开发一种用于同时检测沙门氏菌、弗氏枸橼酸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和迟缓爱德华菌的多重PCR势在必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测试中心;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未经厦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测试中心;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25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墙体热阻测试模板
- 下一篇:一种利用白酒酒糟生产微生物饲料益生菌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