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蓝藻堆肥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4670.3 | 申请日: | 201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4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陶金沙;李正东;潘根兴;李恋卿;郑聚锋;张旭辉;郑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F17/00 | 分类号: | C05F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傅婷婷 |
地址: | 21009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蓝藻 堆肥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蓝藻堆肥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蓝藻与生物质炭混合得蓝藻-生物质炭混合物,将蓝藻-生物质炭混合物于恒温恒湿培养箱中进行好氧堆肥,得蓝藻堆肥;其中蓝藻-生物质炭混合物的含水率为50%~80%,pH为8.0~9.5,C/N为18~30;蓝藻-生物质炭混合物于恒温恒湿培养箱中进行好氧堆肥的温度设置为30℃~60℃的升温过程、60℃高温持续过程、60℃~20℃降温过程和20℃冷却稳定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藻堆肥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蓝藻含水率为9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藻堆肥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蓝藻-生物质炭混合物于恒温恒湿培养箱中进行好氧堆肥的温度设置为5~16天内将温度从30℃升到60℃,在高温60℃条件下持续培养7天,在4天内将温度从60℃降到20℃,最后在20℃下恒温冷却稳定20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藻堆肥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质炭选自小麦秸秆炭或水稻壳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蓝藻堆肥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质炭为水稻壳炭时,水稻壳炭和蓝藻的投加量比例为1:29~1:33,C/N为23.4~19.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蓝藻堆肥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好氧堆肥的总时间30~45天,优选35~41天。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蓝藻堆肥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质炭为小麦秸秆炭时,蓝藻-生物质炭混合物的含水率为70%~75%,优选73.4%;pH为8.2~8.5,优选8.31;C/N为25~30,优选27.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蓝藻堆肥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好氧堆肥的总时间45~50天,优选47天。
9.按照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作方法制备的蓝藻堆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467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