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扰动船舶主汽轮机控制切换系统及切换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5407.6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3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丹;冯喆;韩光照;陈德富;梁允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1D17/20 | 分类号: | F01D17/20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扰动 船舶 汽轮机 控制 切换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主汽轮机控制系统和控制地点的转换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无扰动船舶主汽轮机控制切换系统及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船舶主汽轮机的控制分为就地控制和遥控室控制,就地控制是采用刚性连接结构通过机械手轮进行近距离操作,控制环节简单,故障率低,可靠性高,但其操作人员处于环境恶劣的机舱中进行操作,劳动强度大,且仅能对阀位进行开环控制,控制精度较低;遥控室控制采用主机操纵器、主机控制器、电液执行器、错油门、油动机等电气与机械结构通过电液信号进行远程操作,在控制室内即可通过主机控制器的逻辑运算自动调节蒸汽阀门开度,即通过凸轮配汽机构的转角进行转速闭环控制,控制精度高、劳动强度小,遥控室人机界面良好,但其组成环节较多,容易出现故障点,特别是在受到外部冲击的时候。所以现有对操控可靠性要求较高的船舶都同时装有上述两套控制方式,优势互补,就地控制只在遥控室控制故障时或演练时切换启用,可靠性高;但这种组合仍有不足之处,传统的转换方法是在油动机与动力油管道间连接转换三通,直接通过旋转转换三通控制动力油的通断,动力油接通至油动机控制时为遥控室控制,动力油从油动机泄出至排油管时为就地控制,由于遥控室控制是采用电液方式,就地控制是采用机械方式,这种直接转换方法切换时两个系统存在参数的不同步,致使无法在切换时保持蒸汽调节阀门的稳定,从而不可避免的产生主机转速波动,对设备使用寿命和行驶都会带来较大影响,仍需技术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提供一种就地控制和遥控室控制可以平稳切换的船舶控制机构和控制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扰动船舶主汽轮机控制切换系统及切换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扰动船舶主汽轮机控制切换系统,包括油动机和电液执行器,油动机的阀杆驱动连接凸轮配汽机构,凸轮配汽机构连接有就地操作手轮,电液执行器连接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连接有主机操纵器,其特征在于:油动机连接一阀杆带位移变送器的错油门,位移变送器与主控制器电气连接;油动机缸体的上腔和下腔分别与错油门的两个油路接口连接,错油门的泄油口与排油管道连接,错油门的注油口连接一分别与排油管道和动力油管道连接的转换三通,注油口在排油管道和动力油管道间切换联通,转换三通设有状态检测器,状态检测器与主控制器电气连接;油动机阀杆与电液执行器阀杆通过传动杆和杠杆连接,传动杆和杠杆的一端铰接,传动杆和杠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油动机阀杆和电液执行器阀杆上,错油门阀杆顶端铰接在杠杆上。
无扰动船舶主汽轮机控制切换系统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去步骤如下:
a、先将错油门两个油路接口完全封闭状态下阀杆上下最大行程的中点设为变送器的零点;
b、然后将转换三通切换至就地控制位置,两个油路接口开度设为2.5%,油动机泄油,两个油路接口将持续保持这一开度,变送器为非零点状态,并调节稳定在一固定值,完成就地控制;
c、再将转换三通切换至遥控室控制位置时,两个油路接口开度设为0,变送器为零点状态,并调节稳定在一固定值,完成遥控室控制。
本发明通过在错油门上设置位移变送器,可对错油门进行实时行程状态的监控,根据监测再实施开度控制,控制精度高,状态更稳定,控制切换时更顺滑,还有就地控制时2.5%的开度可以保证油动机上腔和下腔的自由排泄,同时在转为控制室控制时开度转为0的过程中,既可以完成油动机的充油而又不过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凸轮配汽机构0开度时凸轮轴上油动机连接键和手轮连接键相对位置;
图3为本发明凸轮配汽机构100%开度时凸轮轴上油动机连接键和手轮连接键相对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54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