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型硫银共掺氧化锌薄膜的水热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81464.5 | 申请日: | 201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9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姚斌;龙仕旺;丁战辉;李永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C17/22 | 分类号: | C03C17/22;C03C17/23;C04B41/85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 22103 | 代理人: | 郭耀辉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型硫银共掺 氧化锌 薄膜 制备 方法 | ||
1.一种p型硫银共掺氧化锌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水为溶剂,硝酸锌或醋酸锌或硝酸锌、醋酸锌为锌源,吡啶、正丁胺为碱源,四甲基硫脲为硫源,氯化银或硝酸银为银源,硝酸铵为调节剂,氮气或氩气为填充气;固体药品用量按摩尔比,硝酸锌:醋酸锌 = 1:1-x,其中0≤x≤1,按摩尔比(硝酸锌 + 醋酸锌):四甲基硫脲:硝酸铵 = 1:0.5~2:0.5~2,按摩尔比(硝酸锌 + 醋酸锌):氯化银或硝酸银 = 1:0.002~0.03;以中低温水热合成法为反应手段,在预先制备有ZnO籽晶层的衬底上外延生长p型硫银共掺的ZnO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一种p型硫银共掺氧化锌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时间为0.5~2 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一种p型硫银共掺氧化锌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是将碱液与反应液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一种p型硫银共掺氧化锌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是在反应液液面下0~2 cm深度范围内合成ZnO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146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