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盐酸文拉法辛缓释微丸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82453.9 申请日: 2013-03-15
公开(公告)号: CN104042570A 公开(公告)日: 2014-09-17
发明(设计)人: 崔景柏;吴传斌;梁华辉;张乃军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新济复兴药业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9/16 分类号: A61K9/16;A61K31/137;A61K47/38;A61P25/2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00384 ***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盐酸 文拉法辛缓释微丸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盐酸文拉法辛缓释微丸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性精神病,以情绪极度低落、思维迟缓、动作减少等症状为特征,躯体症状表现为厌食、体重下降、睡眠障碍等,严重者极度消极厌世,10.15%的病人有自杀行为。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05年统计,抑郁症的患病率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1%。在年满20岁的成年人口中,抑郁症患者正以每年11.3%的速率增加。据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影响寿命、增加精神负担的第二大疾病。在中国约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身心疾病、心理障碍已成为高发病、常见病,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社会与家庭的安定。

研究发现,中枢去甲肾上腺素(NA)、5-羟色胺及受体功能低下是造成抑郁的症结所在。目前对抑郁症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按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通常分为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选择性NA再摄取抑制剂(NaRJs)、5-HT和NA双重再摄取抑制剂(SNRIs)、NA能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剂(NaSSAs)及其它类抗抑郁药物,其中SSRIs和SNXIs占临床使用的70%以上。

盐酸文拉法辛(Venlaxafine Hydrochloride,简称VH)是5-HT和NA双重再摄取抑制剂的代表药物,它及其活性代谢物O-去甲基文拉法辛(ODV)通过有效地抑制5-HT和NA的再摄取,使它们在突触间隙有足够的浓度而发挥作用对多巴胺的再摄取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肾上腺素能、胆碱能和组胺受体仅有极轻微、甚至根本不存在亲和力。目前,盐酸文拉法辛在临床上被广泛地用于治疗各种类型抑郁症,包括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及广泛性焦虑症,同时被应用于I临床治疗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社交恐惧症、创后应激障碍、经前期心境恶劣障碍等疾病。

与TCAs、SSRIs相比,文拉法辛起效快,不良反应少,耐受剂量范围更大;与SSRIs相比,文拉法辛对重性抑郁症患者有更高的临床治愈率,治疗的成本效果较低;文拉法辛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提示作用于双重神经递质的抗抑郁剂可能比作用于单一神经递质的抗抑郁剂有更好的疗效。除了起效快、耐受性好、抗抑郁谱广,SNRIs相对其它抗抑郁药还具有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少、增强记忆力和改善智力等优点。文拉法辛口服吸收良好,单剂量口服可被吸收92%,生物利用度为45%。在肝脏内广泛代谢,主要代谢产物是O-去甲基-文拉法辛(ODV),并主要通过肾脏排泄,服药48h内,给药剂量的87%由尿排泄。文拉法辛和ODV的表观清除半衰期分别为5±2和11±2小时,表观分布容积分别为7.5±3.7和5.7±1.8L/kg,多次给药3天内可达稳态血药浓度。进食不影响药物的吸收。文拉法辛和ODV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很小,分别为27%和30%。

盐酸文拉法辛的制剂由美国惠氏首先研究开发,于1993年获得美国FDA批准,1994年上市。1997年,惠氏公司又开发了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怡诺思(EfexorR),实现了一天只需服药一次。目前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的盐酸文拉法辛的制剂有惠氏的怡诺思速释片(Efexor)、缓释胶囊(Efexor XR),和2006年10月获得美国FDA批准的仿制药—特华制药工业公司(TEVA)生产的盐酸文拉法辛速释片剂,和在加拿大获得批准的缓释胶囊。而在国内,已有盐酸文拉法辛日服2-3次的普通及缓释胶囊、片剂生产,其中有成都大西南生产的博乐欣和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倍特(速释胶囊、片剂和缓释片剂)。目前盐酸文拉法辛已成为全球销售第一的抗抑郁药,但主要市场被进口与合资药品所垄断,国产药品的份额较少,且为速释制剂或同服2次以上的缓释胶囊,具有技术含量低、血药浓度波动大、服药频繁等缺陷。因此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日服一次的、平稳血药浓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加患者依从性的盐酸文拉法辛缓释制剂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市场价值。

发明内容

1、一种盐酸文拉法辛缓释微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离心造粒制备微晶纤维素空白丸芯

称取MCC置离心包衣造粒机内,与粘合剂混合,离心包衣造粒,调节喷浆速度和供粉速度,直至物料呈絮状流动状态,开始供粉,控制粉浆比,维持物料呈絮状流动状态,随着母核的慢慢长大,适当加大供粉和供浆的速度,直至起模长大成目标丸核,停止供粉,丸芯抛光,,取出成品,室温晾至近干并烘干,筛分30-40目粒径的丸核;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新济复兴药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新济复兴药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24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