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蔗汁澄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2816.9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3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李锦生;梁剑威;唐斌兵;何凤仪;郭渭鸿;叶庆钦;陈宗健;吴辉;黄宏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东糖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3B20/00 | 分类号: | C13B20/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朱萍球 |
地址: | 530022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澄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甘蔗制糖的工艺,具体的说是一种蔗汁澄清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蔗糖生产与消费大国,超过90%的糖厂采用磷酸-亚硫酸法工艺生产蔗糖,不足10%的糖厂采用碳酸法工艺生产蔗糖。碳酸法生产蔗糖产品质量优于亚硫酸法,但生产成本高,碳酸滤泥引起的污染问题难以解决,导致碳法工艺难以推广。传统的亚硫酸法澄清工艺:甘蔗混合汁经预灰→一次加热(55~65℃)→加磷酸、通二氧化硫气体进行硫熏→加石灰乳中和到pH6.8~7.2→二次加热(98~102℃)→到沉降池进行快速沉降→清汁与泥汁分离→清汁蒸发、浓缩、煮糖、结晶、分蜜后得到产品白砂糖。这种澄清工艺的缺点之一为高温加热。由于现在不断地要求高抽出率,要求甘蔗的破碎度不断提高,因此压榨的混合汁中含有大量悬浮颗粒,如蔗糠、蔗蜡等,含有大量半悬浮微粒如淀粉等。它们原来是不溶解的,但加热至高温特别是经过较长时间后,它们有一部分溶解或转变成胶体状态分散到蔗汁中。高温加热使一些原本不溶或微溶的物质水解、溶胀、熔融而进一步分散到糖汁中,或变成深色物质,使它们更难除去。如果先在低温下除去汁中原有的悬浮物,蔗汁的质量和随后的处理都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我国在对蔗汁亚硫酸法澄清工艺也有不少改进,如采用气浮分离法,能除去制糖生产工艺处理蔗汁中的蔗糠、淀粉、蔗脂、蔗腊、植物色素、蛋白质和胶体等“轻质非糖杂质”,有利于后处理。中国专利(申请号)200710201374.X公开了一种亚硫酸法糖厂混合汁低温处理工艺,这种工艺采用在较低温度(45-65℃)下对蔗汁进行快速的浮清处理,利用最佳凝聚点PH值,先把混合汁中的80%杂质除去,采用上浮器的处理方法,大幅度缩短分离过程所需时间。降低硫熏强度,减少糖分损失,节省原料用量,减少沉淀面积,提高产品质量和收回,生产成本低。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10035131.4公开了一种由甘蔗直接制造高品质白糖的工艺,该工艺第一步采用低温磷浮法,将甘蔗压榨汁经预灰、加热,加入磷酸、澄清剂、气泡,再加入石灰乳至中性,然后加入絮凝剂搅拌,进入平流式快速浮清器,得到浮清汁;第二步处理再大幅度提高蔗汁的质量,采用亚硫酸脱色剂澄清法、碳酸磷浮法。该工艺制得清汁纯度高、杂质少,煮炼收回率和产糖率都比传统亚硫酸法明显提高。
但气浮分离法大量使用二氧化硫、磷酸、石灰乳及絮凝剂,原料用量大,生产成本高,造成环境污染,同时残留会影响清汁质量和白砂糖质量,进而影响人体健康。我公司根据现有技术、设备,对蔗汁澄清工艺进行改进,取得很好的效果,目前尚未见有相关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蔗汁澄清方法,该方法能降低物料粘度,防止“反底”现象,稳定清汁pH值,提高澄清汁重力纯度,同时,能减少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糖的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蔗汁澄清方法,取占混合汁总重30-95%的混合汁,依次经预灰、一级加热、制泡、气浮分离步骤处理得浮清汁,将余下部分的混合汁与浮清汁混合,再经二级加热、硫熏中和、中和汁加热、快速沉降步骤处理得到清汁,所述混合汁为压榨甘蔗工序得到的蔗汁。
所述经预灰、一级加热、制泡、气浮分离步骤处理的混合汁占混合汁总重的40-60%。
所述预灰步骤为:取混合汁,加入0.015-0.020%对蔗比的磷酸,用石灰乳调节溶液pH值至6.8-7.2,得预灰汁。
所述一级加热步骤为:在预灰汁中加入石灰乳,调节溶液pH值至8.0-8.5,泵入一级加热器加热,温度为45-50℃。
所述制泡步骤为:经过一级加热的预灰汁流入位于上浮器上方的储箱,部分预灰汁进入制泡器制泡,得到的幼细、均匀并有良好活性的气泡,余下部分预灰汁备用。
所述气浮分离步骤为:将余下部分备用的预灰汁,加入1~5PPM絮凝剂,通入制备好的气泡,混匀,泵入上浮器的入汁口,浮渣从上浮器上方经刮板刮出,浮清汁从上浮器底部经U型管排出。所述絮凝剂为本领域常用的无机絮凝剂、有机絮凝剂。无机絮凝剂有聚合碱式氯化铝(PAC)、聚硅酸锌(PSAZ)等,有机絮凝剂有: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PAM)等;甲壳素衍生物絮凝剂,如:壳聚糖、改性壳聚糖季铵盐等。
所述二级加热步骤为:将余下部分的混合汁与浮清汁混合,加入0.020-0.028%对蔗比的磷酸,混匀,泵入二级加热器加热,温度为60-65℃。
所述硫熏中和步骤为:将经过二级加热器加热的混合溶液泵入硫熏中和器,硫熏强度为8-25CC,加石灰乳中和至pH6.8~7.5,得中和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东糖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广西东糖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28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平衡的桥面起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提高诱导生成多能性干细胞效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