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副辊道双机架四辊轧机批次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4134.1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3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杜平;宋国栋;李永亮;张明山;薛艳龙;王振华;孔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22 | 分类号: | B21B1/22;B21B3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商金婷 |
地址: | 250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副辊道 双机 架四辊 轧机 批次 轧制 方法 控制系统 | ||
1.一种基于主副辊道双机架四辊轧机批次轧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设备、工艺情况选择批次轧制机架和辊道,包括粗轧机、精轧机、主辊道、副辊道,根据需要选择轧制方式,包括粗轧机和精轧机双机批次轧制、粗轧机单机批次轧制、精轧机单机批次轧制,选择副辊道后,主辊道和副辊道都处于激活状态,否则,只有主辊道运行;
(2)逻辑区域划分,粗轧机、精轧机、主辊道、副辊道划分为8个区域,分别为E、RM、A、B、C、D、FM、F八个逻辑区域;
(3)确定中间坯料的尺寸和待温时间,依据待温情况和中间坯料的长度选择主、副辊道。设定可以上副辊道的中间坯料参数,中间坯料控轧的最小待温时间为Tmin,最小中间坯料长度为Lmin,最大中间坯料长度为Lmax,轧机模型计算的待温时间为T,计算的中间坯料长度为L,中间坯料轧制条件Q为:
当Lmin≤L≤Lmax并且T>Tmin,中间坯料上副辊道;
当L<Lmin或L>Lmax或T<Tmin,中间坯料只通过主辊道;
(4)根据选择的轧机和辊道确定路径,如果选择双机批次轧制并且激活副辊道,转步骤(5),如果选择双机批次轧制并且副辊道停止使用,转步骤(6),如果精轧机单机批次轧制且激活副辊道,转步骤(7),如果精轧机单机批次轧制并且副辊道停止使用,转步骤(8),如果粗轧机单机批次轧制并且激活副辊道,转步骤(9),如果粗轧机单机批次轧制并且副辊道停止使用,转步骤(10).
(5)判断中间坯料是否满足中间坯料上副辊道条件,如果满足条件,中间坯料的待温和运输路径为:RM-C-A-B-D-FM,中间坯料在A-B区间内游荡,游荡完成后通过运输链运输到D区,进入FM进行第二阶段轧制;如果不满足中间坯料上副辊道条件,中间坯料的待温和运输路径为:RM-C-D-FM;中间坯料在C-D区间内游荡,游荡完成后进入FM进行第二阶段轧制;
(6)中间坯料的待温和运输路径为:RM-C-D-FM,中间坯料在C-D区间内游荡,游荡完成后进入FM进行第二阶段轧制;
(7)判断中间坯料是否满足中间坯料上副辊道条件,如果满足条件,中间坯料的待温和运输路径为:FM-D-B-A-C-D-FM,中间坯料在B-A区间内游荡,游荡完成后通过运输链运输到C区,通过主辊道进入FM进行第二阶段轧制;如果不满足中间坯料上副辊道条件,中间坯料的待温和运输路径为精轧机轧制完成后的第一块中间坯在精轧机后F区待温,轧制完成第二块中间坯后,前两块中间坯料继续在精轧后F区待温,以此类推,完成n块轧制后,n为轧制完的中间坯数量,所有n块中间坯料按照路径F-FM-D-C运输到精轧机前,在主辊道上C-D区间继续游荡待温,待温完成后按照路径C-D-FM,依次在精轧机进行第二阶段轧制;
(8)中间坯料的待温和运输路径为精轧机轧制完成后的第一块中间坯在精轧机后F区待温,轧制完成第二块中间坯后,前两块中间坯料继续在精轧后F区待温,以此类推,完成n块轧制后,n为轧制完的中间坯数量所有n块中间坯料按照路径F-FM-D-C运输到精轧机前,在主辊道上C-D区间继续游荡待温,待温完成后按照路径C-D-FM,依次在精轧机进行第二阶段轧制;
(9)判断中间坯料是否满足中间坯料上副辊道条件,如果满足条件,中间坯料的待温和运输路径为:RM-C-D-B-A-C-RM,中间坯料在B-A区间内游荡,游荡完成后通过运输链运输到C区,进入RM进行第二阶段轧制;如果不满足中间坯料上副辊道条件,粗轧机机前E区运输辊道短,粗轧机不能完成批次轧制;
(10)粗轧机机前E区运输辊道短,副辊道不工作时,粗轧机不能完成批次轧制。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批次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逻辑区域划分方法具体为:副辊道对应的区域是A区和B区,主辊道对应的区域是C区和D区,粗轧机对应的区域是RM区,粗轧机机前辊道对应区域为E区,精轧机对应的区域FM区,精轧机机后辊道对应的区域为F区,粗轧机轧制完成的中间坯料自动运送到C区,从C区能够直接运送到D区,也能够通过运输链运送到A区,A区的中间坯料通过运输链运送到B区,也能够返回到C区,B区中间坯料能够通过运输链运送到D区,也能够运送到A区,D区的中间坯料可以运送到B区、C区域和FM区域。
3.一种基于主副辊道双机架四辊轧机批次轧制控制系统,包括过程控制系统和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过程控制系统包括:
轧制规程计算模块:完成道次压下量、轧制力、转矩、速度、待温厚度、中间坯长度、中间坯待温温度、中间坯待温时间的计算;
温度监控模块:完成实时轧制钢板表面、心部和平均温度计算、根据实际数据处理模块反馈的测量温度对计算温度修正,调整温度修正因子;
实际数据处理模块:完成轧制力、主、副辊道速度、钢板温度、抬升装置、行走装置位置计算,并反馈实际数据给相应模块;
钢板跟踪模块:完成钢板在主、副辊道上区域位置计算,根据实际测量数据、主副辊道选择和参数设定情况,判定钢板的行走路径。
设定值处理模块:完成过程控制子系统设定值的准确下发给所述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
所述基础自动化控制子系统包括:
设定值接收模块:完成接收过程控制子系统下发的数据和处理,接受中间坯料厚度、待温时间、辊道速度、钢板行走路径等参数;
钢板微跟踪模块:完成钢板具体位置的跟踪,记录跟踪位置反馈到相应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济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413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