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孢菇覆土材料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92912.1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0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红;韩梅琳;王敏;张海萍;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5 | 代理人: | 邢大文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孢菇覆土 材料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双孢菇覆土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双孢菇覆土材料组成如下:以重量份计
菌糠腐熟物 50~100份;
泥炭或普通土 0~50份;
石灰粉 1~2份
多菌灵 0.1~0.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孢菇覆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糠为栽培香菇、平菇、金针菇和百灵菇木腐食用菌后所剩余的栽培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孢菇覆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糠腐熟物是将废菌糠C/N比调到25~35:1与含水量调到55~65重量%以后的发酵产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孢菇覆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糠腐熟物、泥炭和普通土的粒径为≤2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孢菇覆土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双孢菇覆土材料组成如下:以重量份计
菌糠腐熟物 60~84份;
泥炭或普通土 10~42份;
石灰粉 1.2~1.8份。
多菌灵 0.1~0.3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孢菇覆土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双孢菇覆土材料组成如下:以重量份计
菌糠腐熟物 68~76份;
泥炭或普通土 18~34份;
石灰粉 1.4~1.6份。
多菌灵 0.2~0.3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孢菇覆土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生产方法的步骤如下:
A、菌糠腐熟
将废菌棒粉碎后,加入猪粪、牛粪或尿素使其C/N比为25~35:1,然后加入水,使其含水量为55~65重量%,再堆成料堆,在料堆自上而下打孔,当堆体中心温度达到65℃时,翻堆重复进行,直至堆体中心温度接近环境温度,得到所述的菌糠腐熟物;
B、双孢菇覆土配制
分别让步骤A)得到的菌糠腐熟物、泥炭或普通土通过2cm的筛,再按照菌糠腐熟物、泥炭或普通土、石灰粉与多菌灵的重量比50~100:0~50:1~2:0.1~0.4,将所述的菌糠腐熟物、泥炭或普通土、石灰粉与多菌灵混合均匀,然后加水搅拌使含水率达到30~35重量%,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堆闷48~72小时,再使用酸或碱将其pH值调节为7.8~8.2,于是得到所述的双孢菇覆土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堆是堆宽1.5~~2米、堆高1.0~~1.2米的柱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的直径为5~7cm、孔距15~20c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是柠檬酸;所述的碱是生石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291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丁酸氯维地平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节能隔热平开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