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B细胞抗原表位筛查的多肽阵列合成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3099.X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5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赵树民;鲍勇刚;石松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树民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C07K1/06;C07K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细胞 抗原 表位筛查 多肽 阵列 合成 技术 | ||
1.一种用于B细胞抗原表位筛查的多肽阵列合成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多肽芯片的合成,具体包括:
1.1多肽微阵列芯片上的多肽合成:用半自动合成仪吸取足量的氨基酸活化溶液点印于纤维素膜上,进行多肽点合成反应;
1.2多肽微阵列芯片合成中侧链钝化;
1.3多肽微阵列芯片合成中每层Fmoc保护基团的去除;
1.4多肽微阵列芯片合成过程中的染色;
1.5重复1.2至1.4步骤继续合成多肽微阵列芯片,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直至多肽合成完成;
1.6将完成最后一层氨基酸合成的多肽微阵列芯片膜置于-20℃冰箱保存或直接进行下一步反应;
2)多肽侧链保护基团的去除;
3)多肽芯片的杂交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B细胞抗原表位筛查的多肽阵列合成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中的的氨基酸活化溶液的配制方法为:
1)配制氨基酸激活剂:以DMF为溶剂,配制0.5M DIC溶液;
2)配制各种氨基酸储备液溶液:以DMF为溶剂,配制0.5M HOBt溶液,再将配制好的0.5M的HOBt溶液作为溶剂分别配制不同种类的Fmoc保护氨基酸,使溶液达到浓度为0.5M的氨基酸储备液;
3)配制氨基酸激活溶液:用步骤1)中配制0.5M的DIC氨基酸激活剂和步骤2)中各种氨基酸储备液溶液以1∶1的比例混合,所得溶液即浓度为0.25M的氨基酸激活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B细胞抗原表位筛查的多肽阵列合成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激活溶液配制后室温静置15min以上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B细胞抗原表位筛查的多肽阵列合成技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4)多肽微阵列芯片的再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B细胞抗原表位筛查的多肽阵列合成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多肽微阵列芯片合成中侧链钝化的方法为:在多肽微阵列芯片合成每一层结束后,纤维素膜正面朝下置于玻璃平皿中,用钝化溶液I完全浸润10min后,弃去钝化溶液I,加入钝化溶液II,再次静置10min,弃去钝化溶液II,将纤维素膜正面朝上,加入DMF溶液,再震荡洗膜6次,每次2min,所述钝化溶液I为2%乙酸酐的DMF溶液,所述钝化溶液II为含2%酸酐、2%二异丙基胺的DMF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B细胞抗原表位筛查的多肽阵列合成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3多肽微阵列芯片合成中每层Fmoc保护基团的去除方法为:多肽微阵列芯片合成中侧链钝化后,将纤维素膜放入新的玻璃平皿中,加入去Fmoc保护基团溶液后震荡反应去除Fmoc氨基保护基团,此步骤重复两次,每次10min,之后用DMF溶液震荡洗膜6次,每次2min;再用无水乙醇震荡洗膜两次,每次2min,室温晾干,所述去Fmoc保护基团溶液为含20%Piperidine的DMF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B细胞抗原表位筛查的多肽阵列合成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4多肽微阵列芯片合成过程中的染色方法为:在多肽微阵列芯片合成中每层Fmoc保护基团的去除后,将纤维素膜放入新的玻璃平皿中,加入足量无水乙醇完全浸没纤维素膜,并加入5-6滴溴酚蓝染色溶液,摇动染色2min至膜上呈现蓝色多肽点时用无水乙醇震荡洗膜2-5次直至洗液无蓝色出现,取出纤维素膜室温晾干或者使用冷风从芯片反面使纤维素膜干燥,所述溴酚蓝染色溶液为含0.1%溴酚蓝的乙醇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树民,未经赵树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309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