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GFE-1与rmhTNFα的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95008.6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2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维娜;张阔;薛晓畅;李萌;张存;郝强;王增禄;张伟;张英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12N15/62;C12N15/63;A61K48/00;A61K38/19;A61K47/48;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侯蔚寰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gfe rmhtnf 融合 蛋白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重组的、分离的或合成的融合蛋白GFE-1-rmhTNFα,其特征在于,该融合蛋白包括:
1)肺小血管内皮特异性结合多肽(GFE-1),或具有GFE-1活性的片段或变体;
2)经过重组改构而获得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α)或其片段或变体,所述重组改构改善其蛋白活性。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蛋白GFE-1-rmhTNFα,其中所述肺小血管内皮特异性结合多肽(GFE-1)的基因序列为⑴~⑹中任一种:
⑴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
⑵DNA分子,其编码与SEQ ID NO:1所示序列所编码的多肽相比,具有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的保守替代的多肽;
⑶与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DNA分子或编码其活性片段的序列;
⑷与SEQ ID NO:1所示序列互补的序列;
⑸由于遗传密码的简并性而衍生自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序列之一;
⑹编码SEQ ID NO:2所示氨基酸序列的基因序列。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融合蛋白GFE-1-rmhTNFα,其中所述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α)的基因序列为①~⑥中任一种:
①SEQ ID NO:3所示的序列;
②DNA分子,其编码与SEQ ID NO:3所示序列所编码的多肽相比,具有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的保守替代的多肽;
③与SEQ ID NO:3所示的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DNA分子或编码其活性片段的序列;
④与SEQ ID NO:3所示序列互补的序列;
⑤由于遗传密码的简并性而衍生自SEQ ID NO:3所示序列的序列之一;
⑥编码SEQ ID NO:4所示氨基酸序列的基因序列。
4.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融合蛋白GFE-1-rmhTNFα,其中所述融合蛋白GFE-1-rmhTNFα的基因序列为a)~f)中任一种:
a)SEQ ID NO:5所示的序列;
b)DNA分子,其编码与SEQ ID NO:5所示序列所编码的多肽相比,具有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的保守替代的多肽;
c)与SEQ ID NO:5所示的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DNA分子或编码其活性片段的序列;
d)与SEQ ID NO:5所示序列互补的序列;
e)由于遗传密码的简并性而衍生自SEQ ID NO:5所示序列的序列之一;
f)编码SEQ ID NO:6所示氨基酸序列的基因序列。
5.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融合蛋白GFE-1-rmhTNFα,其中所述融合蛋白GFE-1-rmhTNFα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6所示。
6.含有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融合蛋白GFE-1-rmhTNFα的表达载体或表达盒。
7.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融合蛋白GFE-1-rmhTNFα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1)提供DNA分子,所述DNA分子包含可在生物中表达的编码所述融合蛋白GFE-1-rmhTNFα的核苷酸序列;
2)在所述生物中表达所述DNA分子以形成所述融合蛋白GFE-1-rmhTNFα;和
3)分离或纯化所述融合蛋白GFE-1-rmhTNFα。
8.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或稀释剂,以及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5任一项的融合蛋白GFE-1-rmhTNFα、或权利要求6的表达载体或表达盒。
9.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融合蛋白GFE-1-rmhTNFα、或权利要求6的表达载体或表达盒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肺部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肺部疾病为肺部肿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500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补料的布氏漏斗
- 下一篇:新型双分离柱高速逆流色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