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介孔固体强碱催化剂制备方法、制得催化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6533.X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1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孙林兵;刘晓勤;刘晓艳;刘定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9/03 | 分类号: | B01J29/03;C07C69/96;C07C68/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郭百涛;周海斌 |
地址: | 210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强碱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介孔固体强碱催化剂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采用湿浸渍法或固相研磨法制得碱前驱体与介孔氧化硅载体均匀混合的混合物;
第二步、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混合物于300℃-395℃活化,使之产生强碱性位,即得催化剂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介孔固体强碱催化剂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第一步中,所述湿浸渍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碱前驱体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在搅拌状态下加入介孔氧化硅载体,室温搅拌12-24小时后置于60℃-90℃水浴中蒸干,然后在80℃-120℃烘箱中烘干4-8小时,即得碱前驱体与介孔氧化硅载体均匀混合的混合物;
所述固相研磨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碱前驱体与介孔氧化硅载体混合研磨30-60分钟,然后室温静置至少12小时,即得碱前驱体与介孔氧化硅载体均匀混合的混合物;
所述碱前驱体与介孔氧化硅载体的重量比为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介孔固体强碱催化剂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第一步中,所述碱前驱体至少为硝酸锂、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铷、硝酸铯、硝酸镁、硝酸钙、硝酸锶、硝酸钡、醋酸锂、醋酸钠、醋酸钾、醋酸铷、醋酸铯、醋酸镁、醋酸钙、醋酸锶、醋酸钡之一;所述介孔氧化硅载体至少为SBA-15、SBA-16、MCM-41、MCM-48之一;第二步中,所述惰性气体为氦气、氩气、氮气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介孔固体强碱催化剂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介孔氧化硅载体SBA-15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获得:将1重量份P123溶解在30重量份2mol/L HCl和7.5重量份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待形成均相溶液后调节体系温度至40℃,加入2.1重量份正硅酸四乙酯,保持恒温搅拌24小时;然后取出样品装入反应釜,在100℃-120℃陈化24小时,快速抽滤,将所得固体晾干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介孔固体强碱催化剂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介孔氧化硅载体SBA-16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获得:在35℃恒温条件下,取P123和F127溶解在去离子水中,使P123的质量浓度为6.6mg/ml、F127的质量浓度为17.7mg/ml,磁力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加入体积为上述去离子水六分之一的37wt%浓盐酸,35℃下继续搅拌,溶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体积为上述去离子水十分之一的正硅酸四乙酯,继续搅拌l小时;取出样品装入反应釜中,先在35℃下静置24小时,再在100℃下静置24小时,快速抽滤,将所得固体晾干即得。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介孔固体强碱催化剂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介孔氧化硅载体MCM-41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获得:先将1重量份模板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解到11.4重量份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28.3重量份2mol/L HCl,搅拌至澄清后,放入30℃恒温水浴中搅拌0.5小时,然后加入2.9重量份正硅酸四乙酯,保持30℃恒温搅拌24小时,快速抽滤,将所得固体于100℃下晾干即得。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介孔固体强碱催化剂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介孔氧化硅载体MCM-48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获得:先将1重量份氢氧化钠溶于54.2重量份去离子水中,然后将10.6重量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加入到溶液中,在35℃恒温搅拌溶解,待溶液澄清时,缓慢加入10.8重量份正硅酸四乙酯,继续保持35℃恒温搅拌约0.5小时,得到乳白色溶胶,将体系升温至100℃并在此温度下陈化3天,取出样品,快速抽滤,将所得固体于室温下晾干即得。
8.由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介孔固体强碱催化剂制备方法制得的介孔固体强碱催化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介孔固体强碱催化剂,其特征是,所述催化剂的碱含量为1.0-2.9mmol/g。
10.权利要求8或9所述介孔固体强碱催化剂用以催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653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风扇
- 下一篇:一种纳米碳化硅-氧化钌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