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尾气检测取样用小车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2841.9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5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月;王建忠;刘军;黄海;姚健;刘团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佰奥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2 | 分类号: | G01N1/22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尾气 检测 取样 小车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车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尾气检测取样用小车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范围能源紧张,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最新的《节能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国务院有关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交通运营车船燃料消耗检测的监督管理。”为了加强道路运输车辆节能降耗管理,规范道路运输车辆染料消耗量达标车型车辆参数及配置核查工作,交通部颁布了《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限值及测量方法》、《营运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
为了对营运车辆燃油消耗量进行监督管理,就必须采取一种切实可行的检测方法,准确检测汽车燃油消耗量,同时需要操作简便。目前,对于汽车燃料消耗量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两大类,直接测量法包括容量法和重量法,间接测量法包括排气直采测量法和基于排气稀释测量法。
直接测量法是将油耗仪串入到发动机的燃油供给系统,车辆在底盘测功机上加载,模拟车辆道路上行驶情况,专用的汽车油耗仪(称重法或容积法)直接计量一定时间或里程里汽车所消耗的燃油体积或质量,检测出车辆的百公里油耗。如活塞式燃油耗仪就是一种容积式流量计。但由于该方法需要将燃油耗仪串入到汽车发动机的燃油供给系统内,存在诸多问题:①安全问题,由于汽油易挥发,会造成污染和火灾隐患;②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和燃油消耗的测试精度,油耗仪串入到油路中后会影响到发动机燃油供给,易产生气泡、泄漏等;③油耗仪的安装连接十分不便,现今汽车用发动机一般不允许用户拆油路,而且拆卸时必须弄清不同车型的油路,连接管路的孔径和长度也可能不匹配,当有回油管路时安装更加麻烦;④安装和测量过程时间较长,尤其电控燃油供给系统,给油耗仪的安装带来困难,并对车辆带来损害。
间接测量法是利用汽车发动机燃油与空气燃烧前和燃烧后的碳质量相等的质量守恒定律测算到汽车的燃油消耗量。其中,排气直采测量法通过排气流量计直接测量发动机排气流量,通过排气直采分析排气中CO2、CO、HC的实际浓度。但该方法尚存在以下不足:①排气中含有大量的水,气样在输送过程中会发生冷凝现象,分析仪测量也要去水;②排气存在气动波动、温度很高,造成很难精确计量排气流量,从而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③发动机不同工况的排气流量变化范围很大,常规流量计的量程比很难满足;④取样接头与排气管需要实现密封联接,但由于汽车排气管有大有小,同时温度较高,快速且可靠的密封联接十分困难;⑤测量误差较大,很难将测量误差控制在5%以内。
排气稀释测量法是将排气与空气稀释后测量排气的流量含碳成分浓度,由于操作简单,受到青睐。其中,碳平衡法汽车燃料消耗量测试仪就是基于该方法开发的一款快速检测汽车
燃料消耗量和排放性能的测试设备。该测试设备在测试时需要收集汽车尾气,由于汽车的尾气排放管设置于底盘下方,收集时需要接上一个尾气接收管连通到测试设备的进气口。由于汽车尤其是大型货车的排气管一般在底部中央部分,并且车两侧有防护栏。人工摆动尾气接收管的接头与排气管对接时,由于汽车底盘较低,并且检测时间较长,人工操作一般是将接头对接好后,放在排气管上等待检测结束后取下,操作人员劳动强度较大。此外,由于排气管温度较高,直接与其接触的尾气接收管的接头会将高温传导到尾气接收管,势必会导致尾气接收管使用寿命的缩短。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尾气检测取样用小车结构,在对汽车燃料消耗量进行测试时,用于拖置尾气接收管。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尾气检测取样用小车结构,包括下侧面设有移动结构的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有若干组依次可转动连接的连杆结构和上侧面内设有用于搁置汽车尾气排放管的尾气取样管托架的升降板,以及拉杆;
所述底座的上侧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向上延伸形成底座左侧边和底座右侧边;所述底座的前、后两端沿其横向分别设有第一移动轴和第一固定轴,该第一移动轴的两端能够前后移动定位于所述底座左侧边和底座右侧边上,该第一固定轴的两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左侧边和底座右侧边上;
所述升降板的下侧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向下延伸形成升降板左侧边和升降板右侧边,该升降板的下侧面下的前、后两端沿其横向分别设有第二移动轴和第二固定轴,该第二移动轴的两端能够前后移动定位于所述升降板左侧边和升降板右侧边上,该第二固定轴的两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板左侧边和升降板右侧边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佰奥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佰奥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28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塑模具楔形滑块使顶针预先复位机构
- 下一篇:用于骨锚定件的低型面延伸附连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