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H3受体PET配体的前体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06879.3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2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包晓峰;金艳艳;刘晓露;刘督亮;曹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07/06 | 分类号: | C07D20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ub 受体 pet 化合物 及其 合成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胺H3受体PET配体的前体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特别是一种由卤代或硝基化(4-羟基苯基)(苯基)甲酮连接碳链,再与(R)-2-甲基吡咯烷反应,合成新型组胺H3受体PET配体的前体化合物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组胺H3受体拮抗剂或反向激动剂,可以治疗不同的神经系统疾病,包括注意力障碍、阿尔茨海默氏症、嗜睡症、癫痫、精神分裂症等等。H3受体放射性配体,可通过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来揭示组胺H3受体在人类大脑中神经精神障碍的过程中的分布和密度变化,并指导前面提到的疾病的治疗药物的用量。而目前,市场上只有极少的几种放射性配体利用PET来评价及成像脑部组胺H3受体,咪唑类结构的放射性配体结果并不理想,只有非咪唑类结构的极少数几种在动物试验过程中显示有一些希望。
最近,默克实验室报道了他们选择将羧酰胺进行11C和18F标记,开发了非咪唑类化合物merck 1b及merck 2b,结果均表现出良好的体内高特异性结合。将这些示踪剂用于猴子活体PET实验结果表明,它们可以被用来测量H3受体反向激动剂的密度分布。但这些18F标记的甲酰胺类似物的放射化学产率很低、反应需要多步,且含有馏出放射性中间体,这将不利于最后的自动化合成。11C-GSK189254是研究人员首次在健康志愿者中使用的一种组胺H3受体PET显像剂,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能量化生产的人体组胺H3受体的示踪剂。尽管最近11C(t1/2=20.3min)标记的11C-GSK189254放射性配体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科研人员正致力于寻找一种更加高效、特异、且具有较长半衰期的18F(t1/2=109.7min)标记脑组胺H3受体示踪剂。
前期报道的H3受体PET放射性配体
(左边一列为咪唑类配体,右边一列为非咪唑类配体)
2012年初,包晓峰等人通过PET研究[18F]XB-1在小鼠和猴静脉注射后的情况发现,[18F]XB-1作为PET放射性配体用于猴子,脑部组胺H3受体具有良好的表现性能,包括与人类组胺H3受体的高选择性、高亲合性(Ki=1.9nM),易穿透血脑屏障、易于放射合成、高脑部摄入量和无放射性氟脱落情况下较大的受体特异信号等。但该化合物存在呋喃环状结构,使得其与受体结合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8F]XB-1结构式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咪唑类组胺H3受体PET配体的前体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用于在后期进行放射合成组胺H3受体的PET放射性配体,并应用于动物脑部PET检测。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H3受体PET配体的前体化合物,其通式为:
其中,n为1或2;R为硝基,碘,或氟,R的位置为2号、3号、4号位。
一种H3受体PET配体前体的合成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卤代或硝基化(4-羟基苯基)(苯基)甲酮和1-溴-3-氯丙烷或1-溴-2-氯乙烷加入到乙腈有机溶剂中,搅拌下溶解,再加入无水碳酸钾,加热,回流后冷却,萃取,干燥,浓缩,快速柱层析,获得产物。
2.将第1步获得的产物、(R)-2-甲基吡咯烷、碘化钾和无水碳酸钾加入到乙腈有机溶剂中,加热,回流后冷却,萃取,干燥,浓缩,快速柱层析,获得最终产物。
具体反应式如下:
其中,1a和1e从Sigma公司购买得到;1b、1c、1d、1f通过实验室合成得到,即先由卤代或硝基化苯甲酰氯与苯甲醚发生傅氏酰基化反应,再通过乙酸和氢溴酸水解得到1b、1c、1d、1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68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