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炉冶炼采用石块降温新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8687.6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5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沈奎;麻晗;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36 | 分类号: | C21C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25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冶炼 采用 石块 降温 新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领域,具体是一种转炉冶炼采用石块降温新工艺。
背景技术
在转炉冶炼过程中,造渣过程是主要工艺过程,造渣效果(炉渣碱度、温度、黏度)的好坏直接影响转炉的脱磷、脱硫效率,影响炉衬的侵蚀速度。为了缩短冶炼时间,合理调节温度,准确达到转炉出钢终点温度命中率以及产品所要求的磷含量,都必须适时适量使用降温炉料。
目前,转炉冶炼过程中使用的降温炉料主要有矿石、废钢、污泥球团、烧结料、萤石等,这些降温炉料加至转炉中会不同程度出现各种问题:1、不利调节冶炼温度,导致前期、中期脱磷困难,冶炼时间延长,影响生产节奏;2、前期控制不当,因炉渣中[FeO]含量较高,炉渣黏度低,容易造成爆发性喷溅,增加了钢水流损及炉衬耐材损耗;3、矿石、废钢等与石块相比,成本相对较高;4、萤石虽然可以调节炉渣黏度,但萤石属于酸性溶剂,对碱性转炉的炉衬侵蚀明显,缩短炉龄,增加成本,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的调节冶炼温度,根据需要降低冶炼前期和中期温度利于脱磷,减少矿石使用量,降低冶炼成本,减少钢铁损耗,提高钢铁收得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增产增效的降温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转炉吹炼前期,吹炼2~4分钟后,当铁水温度T≥1300℃时,加入3~12kg/t的石块进行降温和造渣,冶炼中期,当钢液温度迅速升至1500℃以上时,钢水脱磷率低于80%,此时加入1~5kg/t的石块进行降温,若吹炼过程中出现炉渣返干现象,补加2~6kg/t的矿石;
以重量百分比计石块的成分为70~90%的CaCO3,5~10%的MgO,3~5%的SiO2,余量为Al2O3和Fe2O3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在转炉吹炼前期,当铁水[Si]≤0.4%时,石块加入量为3~5kg/t;当铁水0.4%<[Si]≤0.6%时,石块加入量为6~8kg/t;当铁水[Si]>0.6%时,石块加入量为9~12kg/t;
上述向转炉中加入的石块粒度≤50mm,粒度太大会造成加入炉内和熔化的困难,粒度太小会加入过程损失量大,造成收得率低;
冶炼前期石块与转炉造渣剂同时加入,冶炼中期当钢液温度上升较快,[P]≥0.030%时,加入1~5kg/t的石块进行降温以利于中期进一步脱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优点及效果在于采用石块降低熔池温度,有利于铁水前期磷的去除和冶炼前期温度的均匀性;降低了因加入矿石、废钢等降温材料引起爆发性喷溅的几率,降低了损耗,提高了钢水的收得率;同时能够降低矿石消耗,降低成本,并且石块来源广泛,价格低廉。该工艺与改进前工艺相比,钢水收得率和吨钢利润有了明显的提高,降低炼钢成本可达1~5元/吨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但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使用公称容量为40t的氧气顶吹转炉,冶炼钢种为70#钢,生产流程为:40t转炉→LF精炼→CCM小方坯连铸(140×140mm),铁水采用容量为480m3的小高炉生产。
向公称容量为40t的氧气顶吹转炉中添加4t左右废钢,然后加入38t左右的高炉铁水,高炉铁水中[Si]为0.48%,铁水温度达1350℃,在转炉吹炼前期,吹炼3分钟后,熔池温度上升较快,迅速达到1500℃以上,此时,加入6.5kg/t粒度≤50mm的石块对炉渣及钢水进行降温处理,使得温度降至1400℃左右,同时加入的石块分解后可以增加炉渣的碱度,此时石块的加入是随着转炉造渣剂白云石、镁球、石灰的加入而同时加入。
冶炼中期当钢液温度上升较快,[P]达0.035%时,加入3kg/t的石块进行降温以利于中期进一步脱磷,中期因枪位较低,出现返干现象,补加了3kg/t的矿石增加炉渣中氧化铁的含量。并继续吹炼,直到转炉终点碳达到0.2%、终点磷0.015%、出钢温度1625℃,即可出钢进行LF炉外精炼、小方坯连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86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