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室内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10212.0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0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邓中亮;王文杰;徐连明;刘雯;高鹏;陈沛;韩青振;李智峰;张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64/00 | 分类号: | H04W64/00;H04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滕一斌 |
地址: | 100876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定位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定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室内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指纹匹配的定位技术为一种实现室内定位的技术。指纹匹配的定位技术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离线阶段(Offline stage)和在线阶段(Online stage)。离线阶段是指选取指纹点(指纹点也可以称为指纹采集点或参考点)后,每个指纹点采集其周围AP(接入点,英文全称为Access Point)的信号,将这些AP的信号进行存储建立指纹库。在线阶段是指建立指纹库后,移动终端接收周围AP的信号,将移动终端接收的信号与数据库中的信号进行匹配运算,最终得出的移动终端所在的位置。
实践中,在线阶段移动终端可能同时接收多个AP的信号向量,但有些AP的信号向量对匹配计算作用不大,选取这样的信号向量进行匹配运算,影响定位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内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应用选取的AP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从而能提高定位精度。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室内定位方法,包括:
当移动终端同时接收至少三个AP的信号时,根据接入点AP的信号质量从所述至少三个AP中选择目标AP,所述目标AP为一个或多个;根据所述目标AP的信号及预存的指纹库中所述目标AP的信号信息,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定位。
可选地,所述根据AP的信号质量从所述至少三个AP中选择目标AP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三个AP中每个AP的信号强度,从所述至少三个AP中选择至少一个AP,作为所述目标AP;或者,将所述至少三个AP中至少每三个AP组成一组AP组合,将几何精度因子GDOP最小的一组AP组合包含的AP,作为所述目标AP;或者,根据所述至少三个AP中每个AP的信号强度,从所述至少三个AP中选择至少三个AP,将所选的至少三个AP中至少每三个AP组成一组AP组合,将GDOP最小的一组AP组合包含的AP,作为所述目标AP。
可选地,根据Pi=P0-10nlgdi+Xσ确定所述至少三个AP中每个AP的信号强度,其中,Pi为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的信号强度,P0为距离发射节点1m处接收到的信号强度,n为信道的衰落因子,di为所述移动终端所在位置(x,y,z)到至少三个信标节点(xi,yi,zi)的距离,Xσ的均值为0。
可选地,根据每组AP组合中的AP到所述移动终端的距离矢量、与参考坐标系坐标轴的方向余弦,确定每组AP组合的GDOP。
可选地,所述根据每组AP组合中的每个AP到所述移动终端的距离矢量、与参考坐标系坐标轴的方向余弦量,确定每组AP组合的GDOP包括:
确定每组AP组合中的每个AP到所述移动终端的距离矢量、与参考坐标系坐标轴的方向余弦量;将确定的至少三个方向余弦量,建立每组AP组合对应的观测矩阵,根据每组AP组合对应的观测矩阵,确定每组AP组合的GDOP。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室内定位装置,包括:
选择单元,用于当移动终端同时接收至少三个AP的信号时,根据接入点AP的信号质量从所述至少三个AP中选择目标AP,所述目标AP为一个或多个;定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AP的信号及预存的指纹库中所述目标AP的信号信息,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定位。
可选地,所述选择单元包括以下任一子单元:
第一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三个AP中每个AP的信号强度(如RSSI),从所述至少三个AP中选择至少一个AP,作为所述目标AP;第二子单元,用于将所述至少三个AP中至少每三个AP组成一组AP组合,将GDOP最小的一组AP组合包含的AP,作为所述目标AP;第三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三个AP中每个AP的信号强度,从所述至少三个AP中选择至少三个AP,将所选的至少三个AP中至少每三个AP组成一组AP组合,将GDOP最小的一组AP组合包含的AP,作为所述目标A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02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