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味酱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10960.9 | 申请日: | 2013-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1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张银生;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蒲城永信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4 | 分类号: | A23L1/24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岳亚苏 |
地址: | 71550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特别涉及一种调味酱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酱类起源于我国,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酱是用动植物酿制成的包括肉酱在内的糊状咸、酸味调料。随着几千年来人们饮食文化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酱制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饮食生活中,目前在市场上出售的各种调味酱,有的直接是采用辣椒制作而成的辣椒酱,有的是由豆豉和辣椒油制成,有的是采用豆瓣和辣椒酱制成的豆瓣酱,均制作口味过于“陈”而“重”,而且成分单一,属于普通的调味酱类,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需要也就越来越大,对营养调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调味酱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不仅味道鲜辣醇美,而且营养价值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调味酱,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辣椒酱8-18%,黄豆酱5-20%,植物油25-40%,辣椒面2-4%,葵花仁1-3%,花生仁5-15%,芝麻2-4%,鲜牛肉3-10%,牛肉粉0.3-1%,生姜1-3%,脱水葱1-2%,味精0.3-0.8%,白糖1-3%,花椒粉1-2%,小茴香粉1-2%,山梨酸钾0.02-0.04%,脱氢醋酸0.01-0.03%,且上述组分的百分比总和为100%。
进一步的,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辣椒酱10-15%,黄豆酱8-15%,植物油28-35%,辣椒面2.5-3.5%,葵花仁1.5-2.5%,花生仁6-12%,芝麻2.5-3.5%,鲜牛肉3.5-8%,牛肉粉0.5-0.8%,生姜1.5-2.5%,脱水葱1.2-1.8%,味精0.4-0.6%,白糖1.5-2.5%,花椒粉1.2-1.8%,小茴香粉1.2-1.8%,山梨酸钾0.025-0.035%,脱氢醋酸0.015-0.025%,且上述组分的百分比总和为100%。
更进一步的,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辣椒酱14.0%,黄豆酱15.0%,植物油34.0%,辣椒面3.5%,葵花仁2.95%,花生仁9.0%,芝麻4.0%,鲜牛肉8.0%,牛肉粉0.5%,生姜2.5%,脱水葱1.5%,味精0.5%,白糖2.0%,花椒粉1.5%,小茴香粉1.0%,山梨酸钾0.03%,脱氢醋酸0.02%。
更进一步的,所述植物油为菜籽油。
其中,脱水葱是将鲜葱经过摘、淘洗、切、烘干后所得,这样便于保存和使用。
其中,所述的辣椒酱的制备方法为:将成熟的鲜红辣椒先去把,再用清水洗净晾干后剁碎,按辣椒重量的16-20%加入食盐,混合均匀,然后连汁水将剁碎后的辣椒一起盛放进发酵设备中,再撒上辣椒重量8-12%的食盐于发酵设备内的辣椒表面上,密封厌氧发酵3个月后,再放到晒制容器中进行晒制,每天上下搅动一次,两个月后即成为成熟的辣椒酱。
其中,所述的黄豆酱的制备方法为:将黄豆清洗后用清水浸泡发胀,放入蒸锅内蒸熟,将蒸熟的黄豆晾至33-37℃,,再与面粉按重量比75-85:15-25相混拌匀,再加入黄曲霉菌种并搅拌均匀,黄曲霉菌种的加入量为黄豆和面粉总重量的0.8-1.2%,然后转入曲池,铺成2-4cm厚,在25-30℃下发酵,当温度高于35℃即进行上下翻动降温,或进行给风降温,3-5天后即可长出深黄色的菌,即料坯,这时可将料坯放入缸内,加入盐水、调料,并搅拌均匀,然后密封,第二天进行翻缸,以后每天搅动一次,日晒夜露,经50-60天后即得黄豆酱成品。
进一步的,所述料坯中加入的调料包括生姜、花椒和小茴香,且每种调料的加入量均为酱坯重量的0.5-1.0%,当然也可以加入其它的调料。
上述的调味酱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备料:将所有原料称量好,将鲜牛肉切成牛肉丁,将辣椒酱和黄豆酱分别用粉碎机磨碎;
(2)炸制:将植物油加热到240-280℃,将切好的牛肉丁倒入锅内炸制成红褐色,依次加入脱水葱、生姜、花椒粉、小茴香粉、辣椒面,炸制3-5min,随后加入磨碎后的辣椒酱和黄豆酱炒制,不停的翻搅,炒制10-15min,再加入花生仁、葵花仁、芝麻、白糖、味精,然后再炸制28-32min即得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蒲城永信食品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蒲城永信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09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造复合超吸收性芯结构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融合网络中策略控制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