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介素-2长效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14054.6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2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袁伟恩;吴飞;苏靖;赵海平;蔡云鹏;王一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16 | 分类号: | A61K9/16;A61K38/2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介素 长效 缓释微球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涉及细胞因子类药物白介素-2,特别涉及一种白介素-2长效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是中国第一个用基因工程生产而获得高利润的生物药物。人白介素-2含有133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15.5kDa。天然白介素-2在N端含有糖基,但糖基对白介素-2的生物学活性无明显影响。白介素-2能增强激活(感染、自身免疫病、肿瘤等)的B细胞以及白血病细胞所产生的IL-2R的表达,并刺激其增殖和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可以刺激NK细胞活化和增殖,并诱导NK细胞分泌IL-2、IFN-γ等因子。1980年Rosenberg发现IL-2在体外能诱导广谱抗肿瘤作用的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AK)增殖,并开始把IL-2和LAK细胞联合应用治疗晚期肿瘤病人,取得了一定疗效。近年来,人们对白介素-2的结构与功能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同时也逐渐发现了白介素2许多新的临床作用。研究表明,高浓度的白介素-2可解除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细胞)的免疫抑制状态并增强其免疫功能,而TIL细胞对自身肿瘤细胞的杀伤性比LAK细胞更强。另外,大剂量白介素-2可使肺、肝及皮下肿瘤消退,而且白介素-2在肿瘤局部应用比全身给药方式效果更为明显。这一领域的一系列相关研究显示出一些体内细胞因子及其体内浓度对于肿瘤及肿瘤疫苗抗原性的免疫反应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然而,细胞因子蛋白在体内存在的周期短,而且不能在治疗部位富集。通常采用的长期频繁注射虽然暂时解决了长期用药的问题,但是这种方式不但降低了患者的顺应性,而且还造成了较大的浓度波动。利用缓控释微球将细胞因子包封入缓释材料中,通过一次注射在病灶部位实现持续有效的相对高浓度,这从理论上来讲是一个合理的方案。
目前,已经报道的微球制备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溶剂挥发法、凝聚法、喷雾干燥法、喷雾冷冻干燥法、温敏水凝胶法等。然而,蛋白的缓控释微球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突释严重、释放不完全、蛋白在制剂过程中失活变性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介素-2长效缓释微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蛋白的缓控释微球存在的突释严重、释放不完全、蛋白在制剂过程中失活变性等技术性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的白介素-2长效缓释微球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蛋白的缓控释微球存在的突释严重、释放不完全、蛋白在制剂过程中失活变性等技术性问题。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的白介素-2长效缓释微球在制备治疗肿瘤和各种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白介素-2长效缓释微球,该微球包括以下组分:1-20wt%的葡聚糖和80-99wt%的白介素-2;该微球的粒径为1-200μm。
上述的白介素-2长效缓释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白介素-2葡聚糖颗粒分散在含有缓释或控释材料的有机溶液中形成混悬液;
(2)将上述混悬液加到油相中,经搅拌或涡旋形成微球;
(3)将上述微球转移到乙二醇修饰的水相中形成复乳,所述复乳固化处理后得到白介素-2长效缓释微球。
优选地,所述白介素-2葡聚糖颗粒包括80-99wt%的白介素-2和1-20wt%的葡聚糖,所述颗粒的粒径为0.1-10μm;该白介素-2葡聚糖颗粒可以通过水相-水相乳液法、低温喷雾干燥法、相分离法和超临界法等方法制备得到。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有机溶液的有机溶剂采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乙腈或丙酮的其中一种,有机溶剂的含量为1-30wt%。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油相为含有缓释或控释材料的有机溶液,在该有机溶液中,缓释或控释材料的含量为1-30wt%。
优选地,所述缓释或控释材料采用聚乳酸(PLA)、聚乳酸-聚羟基乙酸(PLGA)、聚乳酸(PLA)和聚乳酸-聚羟基乙酸(PLGA)的组合、聚乙二醇-聚乳酸(PEG-PLA)、聚乙二醇-聚羟基乙酸(PEG-PLGA)、聚羟基乙酸-聚乙二醇-聚羟基乙酸(PLGA-PEG-PLGA)、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PLA-PEG-PLA)、聚乳酸和聚乳酸-聚羟基乙酸的组合、聚乙二醇-聚己内酯(PEG-PCL)、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PCL-PEG-PCL)或聚己内酯(PCL)的其中一种。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搅拌是指机械搅拌0.1-5min,形成微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40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