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14149.8 | 申请日: | 201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5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李轶;丁海霞;毛凯;王大伟;王晴;张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32;C02F1/2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深度 处理 装置 及其 应用 | ||
1.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流化床反应器装置和光反应器装置两部分;
所述流化床反应器装置包括进水泵(1)、第一管线(16)、第二管线(17)、第三管线(18)、第四管线(19)、流化床反应器(2)、砂滤柱(5)和空气泵(11),所述流化床反应器(2)由罐体构成,所述罐体从上至下由玻璃柱、曝气底盘和可拆卸式的倒锥体组成,在玻璃柱内曝气底盘上设有环形挡圈(3)和粘土混合吸附剂,在倒锥体锥底设置有空气分布器(4),所述砂滤柱(5)由砂床和支撑砂床的玻璃圆盘过滤器组成,所述罐体上部分的一侧设有第一取样口(S1),罐体中部连接有第二管线(17)、第二管线(17)另一端与进水泵(1)连接,罐体底部的倒锥体与空气泵(11)通过第三管线(18)相连接,砂滤柱(5)的上端与第一取样口(S1)通过第一管线(16)相连接;砂滤柱(5)的下端设有第二取样口(S2),第二取样口(S2)通过第四管线(19)与光反应器装置连接;
所述光反应器装置包括进水口(S3)、光反应器(8)、出水口取样口(S4)和置于光反应器(8)内部的折流单元、石英穿孔管、空气分布器(4)、空气泵(11)组成,所述进水口(S3)位于光反应器(8)的一端,所述进水口(S3)通过第四管线(19)与砂滤柱(5)的下端连接,所述出水口取样口(S4)位于光反应器(8)的另一端,所述折流单元由一组垂直于光反应器(8)底部固定设有各面都附有催化剂的折流板(9)组成,所述石英穿孔管与折流板(9)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石英穿孔管中设有紫外灯(10),所述空气分布器(4)设在光反应器(8)底部一侧,所述空气泵(11)与空气分布器(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土混合吸附剂由10%~15%钠基膨润土、10%~20%高岭土、1%~5%沸石和50%~70%石灰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9)上固定设有生长二氧化钛纳米管的钛基板,所述催化剂为二氧化钛催化剂,附着在钛基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滤柱(5)的直径为3~6cm、高为30~60cm,所述砂床厚度为10~20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床(6)分为下部分3~6cm厚度的粗砂(7)和上部分7~14cm的细砂(6)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砂(7)的粒径为0.42~1mm,所述细砂(6)的粒径为0.13~0.36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分布器(4)的孔径为45μ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柱为塑料玻璃柱。
9.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414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热保健壶
- 下一篇:设有金属提手的陶瓷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