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14149.8 | 申请日: | 201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5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李轶;丁海霞;毛凯;王大伟;王晴;张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32;C02F1/2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深度 处理 装置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和光催化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生物处理技术具有低成本和易于操作的特点,城市污水处理厂广泛采用生物处理工艺去除大部分污染物,一个操作良好状态的生物处理系统可以去除污水中的90%的COD。近年来,水资源的短缺和日益增加的需求已成为世界关注,而污水回用是被用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的措施。
然而,污水中存在一些污染物是很难被降解的并且微生物的生长可能会导致生物惰性物质产生,导致出水水质下降。除此以外,排放的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磷和氮,这些过量的无机污染物进入水体中会使藻类飞速生长而导致富营养化。传统的生物处理技术在最优条件下,其本身可以有效减少这些营养物质,但是由于运作困难,生物处理过程出水水质波动很大。因此,需要成本比较低廉的方法和设备,以有效且稳定的去除水中污水中的氮、磷及类似溶解物。
吸附是一种去除污水中难生物降解的污染物的最有效的技术之一,具有易于操作、原料广泛易得、成本低廉等特点。天然粘土作为吸附剂具有成本低,来源丰富、无毒和与带电污染物间存在者潜在的离子交换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常见的天然粘土吸附剂有高岭土、膨润土、蒙脱土等,将这些天然粘土以一定的比例混合焙烧,形成的混合吸附剂吸附能力高,并且通过热处理很容易再生,可应用于污水处理系统中。
光催化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污水处理技术,二氧化钛是应用于光催化的一种最常见的催化剂,具有去除范围广、光化学稳定性高、低毒和低成本的特点;并对水中难降解的有毒有害有机物和致病菌有着良好的去除能力;但二氧化钛在悬浮液中容易聚集,降低催化效率,且催化剂回收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及其应用。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流化床反应器装置和光反应器装置两部分;
所述流化床反应器装置包括进水泵、第一管线、第二管线、第三管线、第四管线、流化床反应器、砂滤柱和空气泵,所述流化床反应器由罐体构成,所述罐体从上至下由玻璃柱、曝气底盘和可拆卸式的倒锥体组成,为了加压空气流量计控制以保证常量曝气,为提高流化床反应器均匀流体的水动力性能,在曝气盘上设置一个环形挡圈,引导水流以上流式穿过反应器在玻璃柱内曝气底盘上设有环形挡圈和粘土混合吸附剂,在倒锥体锥底设置有空气分布器,所述砂滤柱由砂床和支撑砂床的玻璃圆盘过滤器组成,所述罐体上部分的一侧设有第一取样口,罐体中部连接有第二管线、第二管线另一端与进水泵连接,罐体底部的倒锥体与空气泵通过第三管线相连接,砂滤柱的上端与第一取样口通过第一管线相连接;砂滤柱的下端设有第二取样口,第二取样口通过第四管线与光反应器装置连接;
所述光反应器装置包括进水口、光反应器、出水口取样口和置于光反应器内部的折流单元、石英穿孔管、空气分布器、空气泵组成,所述进水口位于光反应器的一端,所述进水口通过第四管线与砂滤柱的下端连接,所述出水口取样口位于光反应器的另一端,所述折流单元由一组垂直于光反应器底部固定设有各面都附有催化剂的折流板组成,所述石英穿孔管与折流板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石英穿孔管中设有紫外灯,所述空气分布器设在光反应器底部一侧,所述空气泵与空气分布器连接。
为了能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所述粘土混合吸附剂由10%~15%钠基膨润土、10%~20%高岭土、1%~5%沸石和50%~70%石灰制成。
为了使得二氧化钛容易聚集,提高催化效率,所述折流板上固定设有生长二氧化钛纳米管的钛基板,所述催化剂为二氧化钛催化剂,附着在钛基板上。
为了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所述砂滤柱的直径为3~6cm、高为30~60cm,所述砂床厚度为10~20cm。所述砂床分为下部分3~6cm厚度的粗砂和上部分7~14cm的细砂组成。所述粗砂的粒径为0.42~1mm,所述细砂的粒径为0.13~0.36mm。所述空气分布器的孔径为45μm。
其中,所述玻璃柱为塑料玻璃柱。
上述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41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热保健壶
- 下一篇:设有金属提手的陶瓷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