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赤泥堆放除碱的装置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15470.8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2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毕研迎;陈冬梅;封立杰;贾元平;朱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杨琪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堆放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赤泥堆放除碱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蓄泥池和蓄碱池,蓄碱池的上表面要比蓄泥池的下底面低,蓄泥池从下往上依次堆放有大石砾层、中石砾层、小石砾层和隔离细网层,隔离细网层的上面堆放赤泥,在大石砾层底部设有排碱口与蓄碱池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赤泥堆放除碱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大石砾层厚度0.8~1.0米,大石砾的当量直径在0.10~0.15米;中石砾层厚度0.3~0.4米,中石砾的当量直径在0.05~0.07米;小石砾层厚度0.15~0.20米,小石砾的当量直径在0.01~0.02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赤泥堆放除碱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蓄碱池的顶部设有活动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赤泥堆放除碱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蓄碱池的上表面要比蓄泥池的下底面低0.5~1.0米,两池墙相距1~2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赤泥堆放除碱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排碱口有多个。
6.一种赤泥堆放除碱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步骤如下:
(1)用混凝土构建蓄泥池和蓄碱池,蓄碱池的上表面要比蓄泥池的下底面低,蓄泥池从下往上依次堆放有大石砾层、中石砾层、小石砾层和隔离细网层,大石砾层厚度0.8~1.0米,大石砾的当量直径在0.10~0.15米;中石砾层厚度0.3~0.4米,中石砾的当量直径在0.05~0.07米;小石砾层厚度0.15~0.20米,小石砾的当量直径在0.01~0.02米;在大石砾层底部设有排碱口与蓄碱池相通;
(2)将赤泥堆放在隔离细网层的上面,通过向其喷洒水或自然雨水冲淋洗涤,直至赤泥达到中性或接近中性,洗涤出的碱液流入蓄碱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师范大学,未经山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547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通道多速率波长转换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PS转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