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同轴线剥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18744.9 | 申请日: | 2013-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0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太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太全 |
主分类号: | H02G1/12 | 分类号: | H02G1/1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4 | 代理人: | 周后俊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同轴线 剥线机 | ||
1.一种全自动同轴线剥线机,包括机箱本体,机箱本体内设有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机箱本体上沿同轴线运行方向依次安装有进料校直单元(1)、旋切单元(2)、第一送线剥皮单元(3)、自动让位机构(4)、切剥单元(5)和第二送线剥皮单元(6),其中:
所述进料校直单元(1):对进料同轴线进行整平、校直;
所述旋切单元(2):从径向对来料同轴线按照设定的进刀深度、设定的间隔距离依次进行旋转切割;
所述第一送线剥皮单元(3):提供进料送线动力,按照设定的送线距离进行间歇式送线,配合旋切单元按相应的间隔距离进行旋转切割;且提供反向间歇式送线动力,配合位于前方的切剥单元对切断后的后方同轴线线段作剥皮处理;
所述自动让位机构(4):具有一自动让位料嘴,当前方的切剥单元切断同轴线后,自动让位料嘴旋转一定角度,使后方同轴线的线头以及自动让位料嘴本身偏离轴向,给前方同轴线的线头让出反向运行的空间,以配合切剥单元对前方同轴线线段作剥皮处理;
所述切剥单元(5):按照设定的长度从径向切断同轴线,并依次对前方同轴线线头、后方同轴线线头作剥皮处理;
所述第二送线剥皮单元(6):提供正反向间歇式送线动力,配合位于后方的切剥单元对前方同轴线线头进行剥皮处理,并将 完成剥线的同轴线送离剥线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同轴线剥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切单元(2)具有一纵向安装板(21)、垂直穿设在该纵向安装板(21)上的水平空心主轴(22)以及夹线进刀驱动电机(23),所述水平空心主轴(22)上安装有夹线进刀推力套(24)、夹线机构(25)以及刀头机构(26),其中:
所述的夹线机构(25)包括与所述水平空心主轴(22)同轴设置的空心状夹线推进轴(251),所述夹线推进轴(251)上套设有夹线推力圈(252)、夹线推力弹簧(253)和夹线推进轴挡圈(254),所述夹线进刀推力套(24)上径向安装有与所述夹线推力圈(252)接触的夹线推力销(241),所述夹线推进轴(251)上开设有供夹线推力销(241)运动的夹线推力销槽(2511);所述夹线推进轴(251)的前端设有四个夹线推进斜面(255),所述水平空心主轴(22)的前端安装有夹线器滑座(256),夹线器滑座(256)中均匀安装四个夹线器(257),所述夹线器(257)分别上设有夹线器斜孔(2571),且夹线器斜孔(2571)的两侧分别设有推进斜面滚柱(2572),所述夹线推进轴(251)前端的夹线推进斜面(255)分别接触插设于夹线器斜孔(2571)并与推进斜面滚柱(2572)接触;
所述的刀头机构(26)包括:
通过第一轴承(271)安装在所述水平空心主轴(22)前端外围的旋转进刀座(261),以及,
通过第二轴承(272)安装在所述夹线进刀推力套(24)外围的旋刀进给板(262),
所述旋转进刀座(261)的后部连接有旋刀进给器(263),所述旋刀进给器(263)上设有一组呈中心对称的旋刀进给螺旋槽(2631),对应地,所述旋刀进给板(26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旋刀进给滚轮(2621),所述旋刀进给滚轮(2621)恰好适配于所述旋刀进给螺旋槽(2631);
所述旋转进刀座(261)的外端呈中心对称地设置一对旋刀进给销(2611);
于所述旋转进刀座(261)的外围通过第三轴承(273)安装有刀头主体(264),在刀头主体(264)的外端面安装有旋切刀座(265),旋切刀座(265)上设有两个呈中心对称设置的旋切刀刀杆轴(2651)和圆弧形进给销孔(2652),每个旋切刀刀杆轴(2651)上安装有旋切刀刀杆(266),旋切刀刀杆(266)上各安装一旋切刀片(267),且旋切刀刀杆(266)上各开设有条形进给销孔(2661),所述旋刀进给销(2611)依次穿过所述的圆弧形进给销孔(2652)和条形进给销孔(2661);
所述刀头主体(264)上设有皮带凹槽(2641),刀头主体(264)通过皮带轮由安装在所述纵向安装板(21)上的旋切电机(28)驱动;
所述刀头主体(264)上设有两水平导柱(2642),对应在所述的旋刀进给板(262)上开设有通孔并安装第一直线轴承(2622), 两水平导柱(2642)的后端分别穿设入所述第一直线轴承(2622)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太全,未经杨太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874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板集热器
- 下一篇:一种复合钙基四聚脲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