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组充气轮胎和安装充气轮胎的布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23246.3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3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朝山佳则;宫崎哲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1/00 | 分类号: | B60C1/00;C08L9/06;C08L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晶;经志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组 充气 轮胎 安装 布置 | ||
1.一组用于车辆的充气轮胎,所述轮胎包括:
一对驱动轮的轮胎和一对非驱动轮的轮胎;
其中,所述驱动轮的轮胎的尺寸、形状、轮廓以及胎面花纹与所述非驱动轮的轮胎的尺寸、形状、轮廓以及胎面花纹相同或基本相同;并且
由于形成驱动轮的轮胎的胎面和形成非驱动轮的轮胎的胎面的橡胶合成物不同,所述非驱动轮的轮胎的耐磨度比所述驱动轮的轮胎的耐磨度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组,用于在所述非驱动轮和/或所述驱动轮上具有负外倾角的车辆,其中,安装在负外倾角的车轮上的每一个轮胎的胎面,在当安装到车辆上时露在外侧的部分和当安装到车辆上时位于内侧的部分之间具有不同的耐磨度;位于内侧的部分的耐磨度比露在外侧的部分的耐磨度高;并且露在外侧的部分和位于内侧的部分之间的耐磨度的差别,小于驱动轮上的轮胎和非驱动轮上的轮胎之间的耐磨度的差别。
3.一种在小型客车或其它车辆的驱动轮和非驱动轮上的轮胎安装布置,其中,所述驱动轮的轮胎的尺寸、形状、轮廓以及胎面花纹与所述非驱动轮的轮胎的尺寸、形状、轮廓以及胎面花纹相同或基本相同;并且由于形成驱动轮的轮胎的胎面和形成非驱动轮的轮胎的胎面的橡胶合成物不同,所述非驱动轮的轮胎的耐磨度小于所述驱动的轮胎的耐磨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度以沿在胎面上凹槽的深度方向每磨损1mm的里程数表示,由于安装在所述车辆的相同位置,其通过所述充气轮胎的轮胎转鼓测试确定,或通过所述轮胎的跑道测试确定;并且
当驱动轮的轮胎的耐磨度取为100时,非驱动轮的轮胎的耐磨度不大于98并且不小于8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安装布置,其特征在于,当通过将轮胎安装在车辆的规定位置的各车轮上时,测量沿在胎面上的凹槽的深度方向每磨损1mm的里程数;然后,以在所述规定位置的里程数中较大的一个为基础,在驱动轮和非驱动轮之间,在所述规定位置的这些里程数的差别不超过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组,其特征在于,在右车轮和左车轮的轮胎之间的,以沿在胎面上的凹槽的深度方向每磨损1mm的里程数表示的耐磨度的差别,不超过在驱动轮和非驱动轮之间的差别的50%,并且不小于在驱动轮和非驱动轮之间的差别的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胎组,其特征在于,当安装到车辆上时,车轮轮胎具有不小于0.5度并且不大于5度的负外倾角,所述车轮轮胎的每一个胎面具有露在外侧的部分和位于内侧的部分,并且位于内侧的部分具有比露在外侧的部分更高的耐磨度;并且在露在外侧的部分和位于内侧的部分之间的,以沿在胎面上的凹槽的深度方向每磨损1mm的里程数表示的耐磨度的差别,不超过在驱动轮和非驱动轮之间的差别的40%,并且不小于其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胎组,其特征在于,在露在外侧的部分或位于内侧的部分之间的边界,被设置在所述胎面的中线附近。
9.根据权利要求1-2和4-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轮胎组,其特征在于,用JIS K6253的A型在23°C测量的非驱动轮的轮胎的胎面的橡胶硬度,比驱动轮的轮胎的胎面的橡胶硬度小不少于3并且不超过2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胎组,其特征在于,根据JIS K6264,非驱动轮轮胎的胎面的橡胶圆盘耐磨性比驱动轮的胎面的圆盘耐磨性的值小不少于3%并且不超过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324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的电池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开合的缝纫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