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浮动催化法制备碳纳米管薄膜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24387.7 | 申请日: | 201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8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袁健飞;陆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健飞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动 催化 法制 纳米 薄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文发明涉及一种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991年,lijima在石墨屯弧放电产物中发现了碳纳米管。碳纳米管的独特结构赋予其众多奇特性能,随着不断深入的研究,其广阔应用前景不断显出来。碳纳米管的基本网格和石墨烯一样,是由自然界最强的价键之一sp2杂化形成的C=C共价键组成,碳纳米管是目前已知材料中是最强的材料,理论和实验测定其轴向弹性模量接近甚至超过石墨烯,达1TPa一1.8TPa。碳纳米管在这些科学领域展现出的广阔的应用前景,碳纳米管的独特结构及其力学,电学,热学等特性使其应用备受关注。碳纳米管具有很高的韧性,强导电性,强场发射,兼具金属性和半导体性,在储氢材料,场发射,复合材料,陶瓷增韧,分子器件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被科学家称为“超级纤维”。在科研和产业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为碳纳米管实际应用的一种重要形式:碳纳米管薄膜。碳纳米管薄膜被作为新材料应用众多领域。而目前碳纳米管薄膜的合成方法主要是以下几种:电弧法,激光法。电弧法的成本较高,而激光法很难应川于大批量的生产中。而且工艺复杂,制备的碳纳米管薄膜纯度低,能耗很大,尤其是被广泛采用的激光蒸发法。所制备的碳纳米管薄膜韧性差,稳定性差。
所以,有必要提供一种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产物高纯度、取向性良好,低能耗,低成本,能大量连续制备碳纳米管薄膜,方便大规模应用。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碳纳米管薄膜之辈工艺复杂的不足,提供一种浮动催化法制备碳纳米管薄膜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产物高纯度、取向性良好,低能耗,低成本,能大量连续制备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石英作为基底
(2)制备前驱体;
(3)前驱体和碳源注入到反应器中;
(4)通过无模板的化学气相沉积法生成碳纳米管薄膜。通过无模板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石英衬底上制备了大面积,高定向性、自支撑的碳纳米管阵列。
作为优选,步骤(1)所述的石英基底用去离子水清洗后用无水乙醇超声清洗17min。
作为优选,步骤(2)具体步骤为:将二茂铁溶解在碳源中,超声分散,形成黄色透明的溶液。催化剂可以选用Fe族化合物。
作为优选,步骤(2)具体步骤为:所述的二茂铁浓度为0.015g/ml-0.025g/ml。
作为优选,所述的碳源为甲苯或二甲苯。
作为优选,步骤(3)所述的前驱体注入点温度为250℃;注射速率7.5ml/h;输入点距炉端的距离为25cm。温度为250℃实现了源和二茂铁在输入点同时蒸发,均匀混合进入反应温区。
作为优选,步骤(4)具体步骤为:
(a)在850℃时,在载气的携带下,碳源和催化剂到达反应区;二茂铁在高温下分解形成的Fe纳米颗粒部分落在石英衬底上;载气1000/200(Ar/H2)sccm
(b)反应60min后,停止前驱体的进给,将载气调整为100sccm Ar气,使气氛炉在心气保护下降温到300℃以下;
(c)石英片取出,在其表面上有一层黑色碳沉积物。
作为优选,所述的催化剂和碳源的供给是连续的,产物的收集也可以是连续的,所以比较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比现有的技术,本技术方案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有以下优点:采用前驱体注射方法制备,工艺简单。通过对温度,前驱体等参数的调整,获得了高纯度、取向性良好的碳纳米管阵列。且,制备的碳纳米管薄膜中碳纳米管分散均匀,韧性和机械强度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碳纳米管的扫描电镜照片(C2H2流量为100sccm);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碳纳米管的薄膜截面扫描电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他纳米管薄膜的制备方法。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石英作为衬底,并且对衬底进行清洗。
本实施例中,具体步骤包括:(a)提供一平整的基底,,本实施例优选为采用4英寸的石英基底;(b)用去离子水清洗石英衬底;(c)用无水乙醇超声清洗17min。
步骤二:制备前驱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健飞,未经袁健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43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绝缘纸的浸漆工艺
- 下一篇:一种模式信息的编解码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