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氟铃脲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29728.X | 申请日: | 201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4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冯晓亮;谢建伟;徐天有;赵颖俊;高鸿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C275/54 | 分类号: | C07C275/54;C07C273/18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曹绍文 |
地址: | 324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氟铃脲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取代苯甲酰脲类昆虫生长调节剂氟铃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氟铃脲属苯甲酰脲杀虫剂,是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具有很高的杀虫和杀卵活性,而且速效,尤其防治棉铃虫。用于棉花、马铃薯及果树防治多种鞘翅目、双翅目、同翅目昆虫。
目前,氟铃脲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二种:(1)先由2,6-二氟苯甲酰胺与光气或草酰氯生成2,6-二氟苯甲酰异氰酸酯,然后与3,5-二氯-4-(1,1,2,2-四氟乙氧基)苯胺反应制得;(2)先由3,5-二氯-4-(1,1,2,2-四氟乙氧基)苯胺与光气或草酰氯生成3,5-二氯-4-(1,1,2,2-四氟乙氧基)苯基异氰酸酯,然后与2,6-二氟苯酰胺反应制得。以上方法中,草酰氯是无色发烟液体,遇水或醇剧烈反应并分解出氯化氢,有较强的毒性和腐蚀性,操作环境差,且价格昂贵,生产成本较高;光气虽然价格便宜,生产成本较低,但由于光气剧毒,不便运输及计量,存在安全隐患;另外,以上方法都首先制得了异氰酰酯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不够稳定,容易自聚,难以储存。
郭希刚等人(三光气法合成氟铃脲,有机氟工业,2009第2期,5-6)采用三光气取代光气合成氟铃脲,结果表明三光气与2,6-二氟苯甲酰胺两者反应较难,而采用三光气先与3,5-二氯-4-(1,1,2,2-四氟乙氧基)苯胺合成3,5-二氯-4-(1,1,2,2-四氟乙氧基)苯基异氰酸酯,再与2,6-二氟苯甲酰胺反应可制得氟铃脲,该方法仍未能克服中间体3,5-二氯-4-(1,1,2,2-四氟乙氧基)苯基异氰酸酯容易自聚,副产物较多,产品不容易提纯的困难,在反应过程和后处理过程中仍有少量三光气会分解产生光气,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安全性差、中间体容易自聚、副产物较多、产品不易提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合理、安全性高、副反应少、产物容易提纯、反应收率及产品纯度高的氟铃脲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氟铃脲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在质量分数20-60%的乙酸水溶液中,加入式(Ⅰ)所示的3,5-二氯-4-(1,1,2,2-四氟乙氧基)苯胺和3,5-二氯-4-(1,1,2,2-四氟乙氧基)苯胺质量1-5%的相转移催化剂,搅拌条件下,滴加质量分数5-30%的氰酸钠水溶液,在0-80℃下反应1-12h,然后反应液用1-3倍体积的水稀释,冷却至0-5℃后过滤,滤饼用水洗至中性,干燥后得到式(Ⅱ)所示的3,5-二氯-4-(1,1,2,2-四氟乙氧基)苯脲;
(2)以步骤(1)制得的3,5-二氯-4-(1,1,2,2-四氟乙氧基)苯脲和2,6-二氟苯甲酰氯为原料,在有机溶剂中,加入3,5-二氯-4-(1,1,2,2-四氟乙氧基)苯脲和2,6-二氟苯甲酰氯总质量5-30%的无水氯化锌和无水三氯化铝混合物为催化剂,于65-150℃下反应1-24h,反应过程中用水泵抽真空排除生成的氯化氢气体,反应结束经减压蒸馏回收溶剂,冷却后,缓慢加入质量分数5%的碳酸氢钠溶液,调节pH至7-8,搅拌30min,过滤,滤饼用水洗涤至中性,再用80-95%乙醇重结晶得式(Ⅲ)所示的氟铃脲。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的相转移催化剂为下列之一: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硫酸氢铵、三辛基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作为优选,步骤(1)中乙酸溶液中所含乙酸与氰酸钠溶液中所含氰酸钠的摩尔比为1-4:1,3,5-二氯-4-(1,1,2,2-四氟乙氧基)苯胺与氰酸钠的摩尔比为1:1.05-1.5。
更进一步,步骤(1)中乙酸溶液中所含乙酸与氰酸钠溶液中所含氰酸钠的摩尔比为1.5-2.5:1。
作为优选,步骤(2)中催化剂由无水氯化锌和无水三氯化铝按质量比5:1的比例混合均匀粉碎制得。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下列之一:氯苯、苯、甲苯、二甲苯、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
作为优选,步骤(2)中2,6-二氟苯甲酰氯与3,5-二氯-4-(1,1,2,2-四氟乙氧基)苯脲摩尔比为1-1.25:1。
更进一步,步骤(2)中2,6-二氟苯甲酰氯与3,5-二氯-4-(1,1,2,2-四氟乙氧基)苯脲摩尔比为1.02-1.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学院,未经衢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97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