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来霉素A与B分离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35343.4 申请日: 2013-04-17
公开(公告)号: CN103232530A 公开(公告)日: 2013-08-07
发明(设计)人: 胡永红;杨文革;李佼佼;管珺;开玉美;曹峥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C07K7/08 分类号: C07K7/08;C07K1/36;C07K1/34;C07K1/16
代理公司: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代理人: 徐冬涛;袁正英
地址: 211816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霉素 分离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离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安来霉素A与B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安来霉素(Enramycin)是一种多肤类抗生素,首次由日本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从土壤中分离的放线菌Streptomyces fungicidious NO.B5477的发酵液中提取得到。初步发现该物质在需氧和厌氧条件下对主要的革兰氏阳性菌产生强大的杀菌作用,因此被命名为Enramy-cin。饲料中添加微量就可以起到显著的促进生长和改善饲料利用率的作用。同时,恩拉霉素具有稳定性高,低毒低药物残留,广谱抗革兰氏阳性菌活性以及不产生耐药性等优点,是一种全新的饲料添加剂。

安来霉素的盐酸盐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分子量约为2500,融点为225~240℃,在234~238℃分解,易溶于稀盐酸、二甲基甲酰胺,可溶于甲醇、含水乙醇,难溶于丙酮,不溶于醋酸、苯、氯仿。安来霉素分子是由13种氨基酸的17个单体组成的巨大内酯环,脂肪酸侧链通过酰胺键与内酯环连接。根据其末端脂肪酸种类不同,分为安来霉素A(C107H138Cl2N26O31)和安来霉素B(C108H140Cl2N26O31)。安来霉素的抗菌机理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主要是通过阻止粘肽的合成,使细胞壁缺损,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细胞外液渗入菌体,使细菌变形肿大,破裂而死亡,主要作用于细菌的裂殖阶段。粘肽是原核生物所特有的组织,所以恩来霉素对真核细胞几乎没有作用,不会在动物人体内残留,已成为抗菌促生长饲料添加剂的一线产品。目前安来霉素A与B的分离技术鲜有报道,中国专利CN102675427A公开了恩拉霉素标准品的高压液相制备方法,该方法将发酵菌丝体萃取后收集上清液,控制上清浓度有2000ug/ml范围内后过反相高压液相色谱柱制得纯度90%以上的恩拉霉素标准品。该方法使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制备恩拉霉素,设备要求高,处理量小,纯度相对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公开了一种简单易行的安来霉素A与B的分离纯化方法,降低了生产成本、仪器设备的要求低,分离纯度高,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安来霉素A与B的分离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将安来霉素发酵液抽滤,用蒸馏水冲洗滤饼,收集滤饼;

(2)将滤饼加入到有机溶剂中搅拌均匀后全部转移到珠磨机中珠磨,收集流出浆液;

(3)将流出浆液通过超滤膜浓缩6~10倍体积后过滤,收集得滤液;

(4)将滤液通过平衡好的大孔吸附树脂柱进行洗脱:先用盐溶液洗脱,再用有机溶剂A洗脱,收集得A液,当液相检测A液在5.0~5.2min无吸收峰时换有机溶剂B洗脱,收集得B液,当液相检测B液在7.3~7.5min无吸收峰后停止洗脱;

(5)将收集的A液和B液分别浓缩干燥,分别得到安来霉素A和B。

优选步骤(1)中加入的蒸馏水与发酵液的体积比为1~2:1。

优选步骤(2)中有机溶剂为盐酸的丙酮水溶液或者是盐酸的乙醇水溶液,其中有机溶剂中盐酸的摩尔浓度均为0.04~0.08mol/L,丙酮和乙醇的体积分数均为70%~95%;有机溶剂的加入量为有机溶剂与发酵液的体积比为1~3:1;珠磨条件为:珠磨温度30~50℃,转速5000~7000rpm,珠磨时间10~30min。

优选步骤(3)中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2000~2400Da;超滤过程的压力为0.04~0.06Mpa;温度为30~50℃;流速为1.0~2.0mL/s。

优选步骤(4)中的大孔吸附树脂为AB-8、HPD400或HPD500;盐溶液为NaCl或KCl水溶液,盐溶液为质量分数0.5%-1.0%;有机溶剂A为甲醇的NaCl水溶液,其中NaCl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5%-1.0%,甲醇与NaCl溶液的体积比为5~7:3;有机溶液B为体积分数90%-98%的乙醇或者是盐酸的甲醇水溶液,其中盐酸水溶液的摩尔浓度为0.004~0.006mol/L,甲醇与HCl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3:1。

优选步骤(4)中盐溶液的用量为2~4柱体积。

有益效果:

(1)所用的设备均为实验常规设备,没有太高要求,成本低,适合放大生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53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