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蓝光抑制树脂镜片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38746.4 | 申请日: | 201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6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国荣 |
主分类号: | G02C7/10 | 分类号: | G02C7/10;G02B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抑制 树脂 镜片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高效蓝光抑制树脂镜片,包括基片(1),其特征在于:在基片(1)上渡有一层抑制层,抑制层对于500nm以下可见光透光率小于5%,对于600nm以上可见光透过率大于9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蓝光抑制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层抑制层,抑制层设置在基片的一面上,在基片一面上依次涂上SiO2层(2)、ZrO2层(3)、SiO2层(4)、ZrO2层(5)、掺锡氧化铟层(6)、SiO2层(7)、防护膜(8),SiO2层(2)、ZrO2层(3)、SiO2层(4)、ZrO2层(5)、掺锡氧化铟层(6)、SiO2层(7)、防护膜(8)依次贴合构成抑制层。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蓝光抑制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SiO2层(2)、ZrO2层(3)、SiO2层(4)、ZrO2层(5)、掺锡氧化铟层(6)、SiO2层(7)、防护膜(8)的厚度分别为1728埃、183埃、190埃、750埃、850埃、850埃、25埃。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蓝光抑制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在基片的另一面上也设置一层抑制层,抑制层由SiO2层(2)、ZrO2层(3)、SiO2层(4)、ZrO2层(5)、掺锡氧化铟层(6)、SiO2层(7)、防护膜(8)依次贴合构成,SiO2层(2)、ZrO2层(3)、SiO2层(4)、ZrO2层(5)、掺锡氧化铟层(6)、SiO2层(7)、防护膜(8)的厚度分别为1728埃、183埃、190埃、750埃、850埃、850埃、25埃。
5.一种制作权利要求1-4所述高效蓝光抑制树脂镜片的高效蓝光抑制树脂镜片制作方法,方法如下:
a、使用胶圈和玻璃模具合模,在烯丙基二甘醇碳酸脂单体中按一定比例加入IPP引发剂、紫外线吸收剂、黑色素溶液,搅拌配制,浇注到已经已合好的玻璃模具中,经20小时的非线性曲线固化,分离玻璃模具和初步成型镜片,经清洗和二次固化得到基片(1);
b、配制染色液,再加温染色液至94度恒温,先清洗基片(1),然后将基片(1)放入染色液中染色,固色并强化;
c、经过全自动加硬设备清洗基片(1),然后将基片(1)加入到丙烯酸酯聚氨酯和SiO2纳米复合物中加硬,再将基片(1)用托盘放入烘箱固化,固化好后送入真空镀膜机中进行真空镀膜,依次镀上SiO2层(2)、ZrO2层(3)、SiO2层(4)、ZrO2层(5)、掺锡氧化铟层(6)、SiO2层(7)、防护膜(8)。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蓝光抑制树脂镜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IPP引发剂为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紫外线吸收剂为UV粉,烯丙基二甘醇碳酸酯单体、IPP引发剂、紫外线吸收剂、黑色素溶液按质量比重96.50:3:0.02:0.48的比例进行混合配制,将配制好的烯丙基二甘醇碳酸脂单体继续搅拌至少1个小时,然后放置在温度6-8度的低温环境中,继续搅拌,搅拌的同时抽取单体中的残留空气。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蓝光抑制树脂镜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烘箱内的温度调整顺序为,先将温度提升到40度持续3-5小时,其次从40度升到60度持续5-8小时,然后60度升到70度持续1-2小时,最后70度升到88度持续2-3小时,完成烘箱固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国荣,未经李国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874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