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辆电量补偿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0468.6 | 申请日: | 201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2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姚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海龙 |
主分类号: | B60B19/00 | 分类号: | B60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辆 电量 补偿 系统 | ||
1.机动车电量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轮系统(2),用于将获得的重力传送到重力转换轮外端(12);
车轮系统(2)包括:外胎、内胎和轮毂,外胎与重力传动杆(21)直接相连接,重力传动杆(21)通过内胎与轮毂中的孔洞与重力转换轮外端(12)相接触。
重力转换轮(1)用于将通过重力传动杆获得的重力势能转换成转动动能,并通过传动杆将转动动能传递给发电机发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胎,其特征在于:外胎内表面镶嵌了若干个重力传动杆(21),这些重力传动杆稳定地固定在外胎内表面,且与内表面垂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力传动杆(21),其特征在于:一端稳定地固定在外胎内表面,另一端与重力转换轮外端(12)接触;所述的另一端成半球状,且只有轮胎开始下降时才和重力转换轮外端(12)相接触,车胎开始鼓起后离开重力转换轮外端(12);重力传动杆(21)的个数视轮胎大小而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胎,其特征在于:内胎内表面之间有封闭的中空柱连接,确保重力传动杆(21)可以从内胎中间通过,且保证车胎不漏气;中空柱的数量由重力传动杆的数量决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与车胎接触的面上钻有和重力传动杆(21)相同数量的孔洞,以确保重力传动杆顺利通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转换轮,其特征在于:外端(12)接收和转换重力,内端(13)传递转动动能;所述的外端(12)其特征在于:外端齿轮(121)的形状为一面垂直齿轮表面,并通过齿轮圆心,另一面成弧线形;所述的内端(13)为普通齿轮(131),且形状与传动杆一端齿轮形状相同。重力转换轮应 与车底盘架相固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动轴,其特征在于:两端都有齿轮,一端的截面与轴线成45°角,且与轴线在同一平面内,另一端视发电机接入齿轮而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接入齿轮与传动齿轮之间的齿轮组,由重力传动杆提供的重力大小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海龙,未经姚海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046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