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滤、反渗透浓液的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1935.7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3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杭飞;熊学锋;张瑞;王辉;黄一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博华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渗透 处理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纳滤、反渗透浓液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浓液调配池(1)、输送泵(2)、一级氧化过滤装置、二级氧化过滤装置、出水检测池(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滤、反渗透浓液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氧化过滤装置依次包括第一反应器(4)、第一催化氧化罐(5)、第二反应器(7)、第一过滤装置(8),所述第一反应器(4)连接在输送泵(2)上,所述第一反应器(4)上设有第一投药箱(3),所述第二反应器(7)上设有第二投药箱(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纳滤、反渗透浓液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氧化过滤装置依次包括第三反应器(10)、第二催化氧化罐(11)、第四反应器(13)、第二过滤装置(14),所述第三反应器(10)连接在第一过滤装置(8)上,所述第三反应器(10)上设有第三投药箱(9),所述第四反应器(13)上设有第四投药箱(12),所述第二过滤装置(14)与出水检测池(15)连接。
4.一种纳滤、反渗透浓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用浓液调配池(1)收集纳滤浓液与反渗透浓液,并调配纳滤浓液与反渗透浓液的比例,纳滤浓液占总处理水量的15%~20%,反渗透浓液占总处理水量的20%~25%,其余为水;
B、利用输送泵(2)将浓液调配池(1)内的液体输送至第一反应器(4)内,并通过第一投药箱(3)向第一反应器(4)内投入复配的氧化剂,协同进行氧化反应;
C、将第一反应器(4)内的液体输送到第一催化氧化罐(5)中,第一催化氧化罐(5)中内置催化剂,用于加速氧化反应,氧化降解液体中的难降解污染物质;
D、将第一催化氧化罐(5)内的液体输送到第二反应器(7)中,并通过第二投药箱(6)向第二反应器(7)中投入复配的氧化剂,反应后将液体输送到第一过滤装置(8)中,去除固体杂质;
E、将第一过滤装置(8)中的液体输送到第三反应器(10)内,并通过第三投药箱(9)向第三反应器(10)内投入与第二投药箱(6)投入的药剂互补的复配的氧化剂,协同进行氧化反应;
F、将第三反应器(10)内的液体输送的第二催化氧化罐(11)中,进一步催化氧化,降解液体中的难降解污染物质;
G、将第二催化氧化罐(11)内的液体输送到第四反应器(13)内,并通过第四投药箱(12)投入复配的氧化剂,反应后将液体输送到第二过滤装置(14)中,去除固体杂质;
H、将第二过滤装置(14)内的液体输送到出水监测池中,监测出水水质与达标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博华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博华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193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