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滤、反渗透浓液的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1935.7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3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杭飞;熊学锋;张瑞;王辉;黄一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博华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渗透 处理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滤、反渗透浓液的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生活垃圾填埋场或焚烧(发电)厂均会产生垃圾渗滤液,渗滤液中污染物浓度大、颜色深、臭味重、氨氮含量高且碳氮比失调,属难降解废水,而我国现行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要求甚严,为了达到该标准,国内普遍采用了该工艺:生物脱氮脱碳处理—超滤(UF)—纳滤(NF)—反渗透(RO)的串联处理工艺,NF和RO是一种物理的分离技术,即是将废水用膜技术分离为清液和浓液,尽管最终清液可以做到达标排放,但两者的浓液(约占渗滤液总量30%左右)却无法有效处理,常规做法将浓液回灌至填埋场,但是这样会造成渗滤液的金属离子积累,电导率越来越高,最终威胁到分离膜的正常工作;同时也会产生渗滤液的数量越来越多、水量无法平衡的弊端(特别是多雨地区),因此,如何使浓液既不回灌,又能达到严苛的排放标准,便成了当今的热门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纳滤、反渗透浓液的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能够保证浓液既不回灌,又能达到严苛的排放标准。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一种纳滤、反渗透浓液的处理装置,依次包括浓液调配池、输送泵、一级氧化过滤装置、二级氧化过滤装置、出水检测池。
作为优选,所述一级氧化过滤装置依次包括第一反应器、第一催化氧化罐、第二反应器、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第一反应器连接在输送泵上,所述第一反应器上设有第一投药箱,所述第二反应器上设有第二投药箱。结构简单,氧化过滤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二级氧化过滤装置依次包括第三反应器、第二催化氧化罐、第四反应器、第二过滤装置,所述第三反应器连接在第一过滤装置上,所述第三反应器上设有第三投药箱,所述第四反应器上设有第四投药箱,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与出水检测池连接。进一步氧化,过滤液体,保证排放达标。
一种纳滤、反渗透浓液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用浓液调配池收集纳滤浓液与反渗透浓液,并调配纳滤浓液与反渗透浓液的比例,纳滤浓液占总处理水量的15%~20%,反渗透浓液占总处理水量的20%~25%,其余为水;
B、利用输送泵将浓液调配池内的液体输送至第一反应器内,并通过第一投药箱向第一反应器内投入复配的氧化剂,协同进行氧化反应;
C、将第一反应器内的液体输送到第一催化氧化罐中,第一催化氧化罐中内置催化剂,用于加速氧化反应,氧化降解液体中的难降解污染物质;
D、将第一催化氧化罐内的液体输送到第二反应器中,并通过第二投药箱向第二反应器中投入复配的氧化剂,反应后将液体输送到第一过滤装置中,去除固体杂质;
E、将第一过滤装置中的液体输送到第三反应器内,并通过第三投药箱向第三反应器内投入与第二投药箱投入的药剂互补的复配的氧化剂,协同进行氧化反应;
F、将第三反应器内的液体输送的第二催化氧化罐中,进一步催化氧化,降解液体中的难降解污染物质;
G、将第二催化氧化罐内的液体输送到第四反应器内,并通过第四投药箱投入复配的氧化剂,反应后将液体输送到第二过滤装置中,去除固体杂质;
H、将第二过滤装置内的液体输送到出水监测池中,监测出水水质与达标情况。
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纳滤、反渗透浓液的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能够保证浓液既不回灌,又能达到严苛的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纳滤、反渗透浓液的处理装置,依次包括浓液调配池1、输送泵2、一级氧化过滤装置、二级氧化过滤装置、出水检测池15。所述一级氧化过滤装置依次包括第一反应器4、第一催化氧化罐5、第二反应器7、第一过滤装置8,所述第一反应器4连接在输送泵2上,所述第一反应器4上设有第一投药箱3,所述第二反应器7上设有第二投药箱6。所述二级氧化过滤装置依次包括第三反应器10、第二催化氧化罐11、第四反应器13、第二过滤装置14,所述第三反应器10连接在第一过滤装置8上,所述第三反应器10上设有第三投药箱9,所述第四反应器13上设有第四投药箱12,所述第二过滤装置14与出水检测池15连接。
一种纳滤、反渗透浓液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博华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博华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19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