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顶发光OLED器件的薄膜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52877.8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8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高娟;高昕伟;唐凡;邹成;陈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51/50 | 分类号: | H01L51/50;H01L51/52;H01L51/56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周永宏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 oled 器件 薄膜 封装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顶发光OLED器件的薄膜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OLED具有主动发光、电压需求低、省电等特点,加上反应快、重量轻、厚度薄、构造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具备LCD不可比拟的优势,正逐渐进入主流显示市场。
目前的OLED器件,其白光一般是通过两基色或三基色混合而得,一般都采用的是多重发光层(multiple emissive layers)、多掺杂发光层(multiple dopants emissive layers)结构,它们都存在因各发光层之间的接触界面、接触势垒及各个发光层之间的发光衰减不同而造成器件效率与寿命的大幅度衰减等问题。
薄膜封装有多种,目前使用较多的是离子化学气相沉积(PECVD)和溅射镀膜等物理沉积法,一方面它们的制备工艺温度比较高,高出了OLED器件的承受范围;另一方面等离子体和溅射粒子对有机材料或金属电极有非常大的损伤,而目前的封装技术暂时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寿命较长、光色更纯且对电极及发光层具有保护作用的顶发射OLED器件的薄膜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顶发光OLED器件的薄膜封装结构,包括基板和依次叠加在基板上的反射阳极、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半透明阴极和薄膜封装层,还包括封装缓冲层,所述封装缓冲层设置于半透明阴极与薄膜封装层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封装缓冲层为发红光、绿光、蓝光或黄光的有机小分子类荧光发光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发红光的荧光发光材料为香豆素、芳香族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进一步地,所述发红光的荧光发光材料为DCJ、DCJT、DCJTB、ER-53,DCM、TDCM、TIN、MBIN、DCM2、DCJTI、(PPA)(PSA)Pe、ACEN1、ACEN2、ACEN3、ACEN4、D-CN、NPAFN、BSN、BZTA2,TPZ、NPAMLMe、DPP、PAAA、asym-TPP、DMPDPP和DBP。
进一步地,所述发绿光的荧光发光材料为香豆素衍生物、喹吖啶酮及其衍生物、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1H-pyrazolo[3,4-b]quinoxaline类的绿光荧光掺杂物。
进一步地,所述发绿光的荧光发光材料为TPBA、QA、DMQA、DEQ、PAH、PAQ-Net。
进一步地,所述发蓝光的荧光发光材料为TBP、TPP、DSA、DSA-Ph、BD-1、BD-2、BD-3。
进一步地,所述发黄光的荧光发光材料为DCJP、Rubrene、DPPO。
进一步地,所述封装缓冲层的厚度为1-10nm。
进一步地,所述顶发光OLED器件的薄膜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热蒸镀法将反射阳极、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半透明阴极依次制备至基板上;
步骤2在镀好的半透明阴极上采用热蒸镀法制备封装缓冲层;
步骤3采用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封装缓冲层上制备一层聚合物薄膜封装层;
步骤4采用低功率溅射法在聚合物封装层上制备一层无机化合物薄膜封装层,一层聚合物薄膜封装层与一层无机化合物薄膜封装层一起构成一层薄膜封装层;
步骤5将步骤3-4重复1至10次,完成封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首先,所述顶发光OLED器件的薄膜封装结构所设置的封装缓冲层吸收来自顶发射OLED器件发光层的第一光谱的光并发射出第二光谱的光,对OLED器件的发光进行微调,一方面保证器件具有高的色纯度,保证器件整体的色度的质量;另一方面,对于发白光OLED器件,基于这种微调作用,采用单层发光层与本发明所述封装缓冲层配合即可达到传统多重发光层、多掺杂发光层结构的发光效果,避免了多发光层因不同发光材料的衰减不同而造成的器件在工作一段时间后的色坐标偏移较大及发光效率、寿命较短等问题,而且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其次,该封装缓冲层减少了薄膜封装时等离子体和溅射粒子对电极及发光层的损伤,提高良品率;
本发明所述顶发光OLED器件的薄膜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原理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在业内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发光OLED器件的薄膜封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28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51-00 使用有机材料作有源部分或使用有机材料与其他材料的组合作有源部分的固态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器件或其部件的工艺方法或设备
H01L51-05 .专门适用于整流、放大、振荡或切换且并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电容器或电阻器
H01L51-42 .专门适用于感应红外线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专门适用于将这些辐射能转换为电能,或者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的控制
H01L51-50 .专门适用于光发射的,如有机发光二极管
H01L51-52 ..器件的零部件
H01L51-54 .. 材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