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石墨烯复合结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53983.8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9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董伟玲;陈宏伟;王长虹;卢威;陈立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4 | 代理人: | 杨林;李友佳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复合 结构 电池 正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硫-石墨烯复合结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硫粉与有机胺混合,配成第一分散液,所述硫与有机胺的质量-体积比为0.05~0.4g∶1mL;将石墨烯分散到有机溶剂中,配成第二分散液,所述石墨烯与有机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0.0005~0.02g∶1mL;
B、将所述第一分散液滴加至第二分散液中,均匀混合后形成第三分散液;
C、往所述第三分散液中加入水或酸液并继续搅拌,使得所述第三分散液中析出硫-石墨烯复合物;
D、对所述第三分散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的第一固体干燥后即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石墨烯复合物中,硫的粒径为5~1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滴加速度为0.005~0.25mL/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胺是3-戊胺、正丁胺、甲胺、乙胺、丙胺、乙二胺、乙醇胺、十一胺、十二胺、十四胺、十六胺、正己胺、苯胺或对苯二胺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是甲醇、乙醇、乙二醇、正丙醇、异丙醇、丙三醇、丙酮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水或酸液中还包括表面活性剂,所述表面活性剂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聚氧乙烯醚类、聚乙二醇或聚乙烯吡咯烷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液为盐酸、硫酸、醋酸、柠檬酸、甲酸、草酸、磷酸、碳酸或乙二酸的水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搅拌时间为1~120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的方法是离心分离、过滤、冷冻干燥、减压蒸馏等方法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表面带有羧基、羟基或氧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398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较高吞吐量的最后位置的二值化
- 下一篇:一种超低功耗处理器流水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