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降解镁合金微细管的半固态挤压触变成型模具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54125.5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1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滑有录;李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B22F3/22;B22F3/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燕娴 |
地址: | 51063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解 镁合金 微细 固态 挤压 成型 模具 方法 | ||
1.可降解镁合金微细管的半固态挤压触变成型模具,包括相配合的凸模和凹模,其特征在于,凹模固定于挤压筒底部,凸模设于挤压筒上部,凸模和凹模之间还设有芯杆及芯杆固定板,芯杆嵌于芯杆固定板内,芯杆底部伸入凹模中,凸模底部与芯杆固定板顶部相接,芯杆固定板一侧伸入挤压筒中部的空间,芯杆固定板与挤压筒中部的空间形成带缺口的环形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降解镁合金微细管的半固态挤压触变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包括左凹模和右凹模,左凹模和右凹模之间形成瓶状空间,芯杆伸入至瓶状空间的颈部下方,芯杆与左凹模和右凹模之间留有间隙,间隙的宽度为0.1~0.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可降解镁合金微细管的半固态挤压触变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内的瓶状空间与挤压筒中部的空间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可降解镁合金微细管的半固态挤压触变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凹模和右凹模上部分别设有凸台,凸台顶部带有圆角,凸台底部带有倒角,左凹模的凸台与右凹模的凸台之间形成瓶状空间的颈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降解镁合金微细管的半固态挤压触变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筒中部的空间包括相连通的圆柱空间和环形空间,圆柱空间为位于芯杆固定板顶部的凸模活动空间,环形空间为位于芯杆固定板一侧的坯料流动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降解镁合金微细管的半固态挤压触变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顶部通过凸模固定板与上模座固定连接,凹模和挤压筒固定于下模座上,上模座通过导柱与下模座活动连接;凹模通过凹模衬套固定于挤压筒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可降解镁合金微细管的半固态挤压触变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筒通过挤压筒衬套与下模座相接,挤压筒和挤压筒衬套底部通过垫块与下模座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模具实现一种可降解镁合金微细管的半固态挤压触变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镁合金原料通过球磨制成粉末,粉末粒度为0.01~0.1mm,在球磨过程中加入作为惰性保护气体的氩气,防止粉末氧化;
(2)将作为润滑剂的石墨均匀涂覆于挤压筒内表面、凹模内表面、凸模外表面、芯杆固定板位于挤压筒内的侧面和芯杆外表面;
(3)将粉末放入挤压筒内,并调节压力设备的参数;
(4)在真空环境或惰性保护气体环境中加热模具,模具的升温速率为10~60℃/min,然后保温至固液两相共存的半固态坯料,半固态坯料中液体所占体积百分数为40~60%;
(5)凸模在挤压筒内下降,以5~60mm/min的挤压速度作用于半固态坯料上,半固态坯料从挤压筒下部的环形空间进入凹模内,触变成型为微细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降解镁合金微细管的半固态挤压触变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微细管成型后,将微细管置于碱性溶液中浸泡,进行防氧化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降解镁合金微细管的半固态挤压触变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镁合金原料为同一系列不同牌号镁合金材料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412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程自动测控系统
- 下一篇:车载智能终端的接入控制方法